天公道
內外丹功 靜坐 氣功 禪修 經脈 健身 瑜珈 推拿 整脊 身心靈

手太陽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jpg

手太陽小腸經:從小指外側末端開始(少澤),沿手掌尺側(前谷、後溪),上向腕部(腕骨、陽谷),出尺骨小頭部(養老),直上沿尺骨下邊(支正),出于肘內側當肱骨內上髁和尺骨鷹嘴之間(小海),向上沿上臂外後側,出肩關節部(肩貞、臑俞),繞肩胛(天宗、秉風、曲垣),交會肩上(肩外俞、肩中俞;會附分、大杼、大椎),進入缺盆(鎖骨上窩),絡于心,沿食管,通過膈肌,到胃(會上脘、中脘),屬於小腸。

它的支脈:從鎖骨上行沿頸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頰(顴髎),到外眼角(會瞳子髎),彎向後(會和髎),進入耳中(聽宮)。

它的又一支脈:從面頰部分出,上向顴骨,靠鼻旁到內眼角(會睛明),接足太陽膀胱經。此外,小腸與足陽明胃經的下巨虛脈氣相通。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咽喉痛,頷下腫不能回顧,肩部痛得像牽引,上臂痛得像折斷。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液」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耳聾,眼睛昏黃,面頰腫,頸部、頷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側後邊痛。主治腹部小腸與胸、心、咽喉病症,某些熱病病症,神經方面病症和頭、面、頸、眼、耳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之病症。

 

少澤穴(1)

文章標籤

jAdes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少陰心經

手太陰心經.gif

手少陰心經;從心中開始,出來屬於心臟與它臟相連的繫帶,下過膈肌,絡小腸。

它的支脈:從心臟的繫帶部向上挾咽喉,而與眼球內連于腦的繫帶相聯繫。

它的直行脈從心系(即心與它臟相聯繫的繫帶)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腑下(極泉),沿上臂內側後緣,走手太陰,手厥陰經之後(青靈),下向肘內(少海),沿前臂內側後緣(靈道、通里、陰郄、神門),到掌後豌豆骨部進入掌內後邊(少府),沿小指的橈側出于末端(少衝),接手太陽小腸經。

手少陰心經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症:咽喉乾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還可發為前臂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心」方面所發生的病症:眼睛發黃,胸脅疼痛,上臂、前臂內側後邊痛或厥冷,手掌心熱痛。

 

文章標籤

jAdes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jpg

足太陰脾經是一條經脈,十二正經之一,足陽明胃經相表里。本經起於隱白,止於大包,左右各21個腧穴。足太陰脾經從大趾末端開始(隱白),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經核骨(第一骨小頭後(太白、公孫),上向內踝前邊(商丘),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後(三陰交、漏谷),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地機、陰陵泉),上膝股內側前邊(血海、箕門),進入腹部(衝門、府舍、腹結、大橫;中極、關元,屬於脾,絡于胃(腹哀;會下脘、日月、期門),通過膈肌,夾食管旁(食竇、天溪、胸鄉、周榮;絡大包;會中府),連舌根,散佈舌下。

它的支脈:從胃部分出,上過隔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陰心經。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症:舌根部發強,吃了就要嘔,胃脘痛,腹脹,好噯氣,得到大便或放屁後就感到輕鬆,全身感到沉重無力。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脾」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體不能活動,吃不下,心胸煩悶,心窩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塊,泄利,或小便不通,黃疸,不能安睡,勉強站立,大腿和小腿內側腫、厥冷,足大趾不能運用。比如胃脘痛、腹漲、嘔吐嗳氣、便溏、黄疸。身體沉重無力、舌根强痛、膝股部内側腫脹、厥冷等病証。

 

隱白穴(1)

隱白穴.jpg

文章標籤

jAdes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胃經.jpg

足陽明胃經是一條經脈,十二正經之一,與足太陰脾經相表里。本經起於承泣,止於厲兌,左右各45個腧穴。本经主治胃肠病、神志病和头、面、眼、鼻、口、齒疾患,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變。

足陽明胃經經脈,從鼻的兩旁開始,上行而左右相交於鼻根部,到內眼角與足太陽膀胱經晴明穴相交會,向下沿鼻柱外側,進入上齒中,回出來挾口兩旁,環繞嘴唇,在頦唇溝承漿穴處左右相交,退回來沿下頷骨後下緣到大迎穴處,沿著下頷角的頰車穴向上行至耳前,穿過顳頷關節,經過足少陽膽經的客主人穴(即上關穴),沿著鬢髮邊際到額前;下行的一支,從大迎穴前方,向下到喉結旁的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窩,深入體腔,下行穿過膈肌,歸屬於胃,聯絡脾;外行的主幹,從鎖骨上窩向下循行於胸腹部,經過乳中(即乳頭處),挾臍兩旁到達腹股溝中央的氣衝處,腹內一條支脈,從胃下口幽門部起始,向下沿腹腔內到達腹股溝中央的氣街處和主幹相會合,向下經過大腿前面髀關穴、到達隆起的伏免穴,向下入臏骨,沿著脛骨前外緣,到足背上,進入中趾內側縫。另有一支脈,在膝下三寸分出,向下到中趾外側縫。從脛骨外緣下行的主幹,在足背部又分出一條支脈,進入大趾內側端。

 

承泣穴(1)

承泣穴.jpg

承,承接;泣,落淚。穴在目下,泣下則相承,故名。

穴位:面部,瞳孔直下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凹陷處。當目中線上,下瞼溝正中。

文章標籤

jAdes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大腸經.jpg

手陽明大腸經是一條經脈,十二正經之一,與手太陰肺經相表里。本經起於商陽,止於迎香,左右各20穴位。

手陽明大腸經起於食指末端(商陽),沿食指橈側緣向上,出第一、二掌骨間(合谷),進入兩筋(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間的凹陷處,沿前臂橈側,進入肘外側,經上臂外側前緣,上肩,出肩峰部前邊,向上交會頸部(會大椎),下入缺盆(鎖骨上窩),絡於肺,通過橫隔,屬於大腸,大腸下合於足陽明胃經的上巨虛穴。

支脉從缺盆部上行頸旁,通過面頰,進入下齒齦,迴繞至上唇(會地倉),交會於人中,左脈向右,右脈向左,分佈於鼻孔兩側,接足陽明胃經。

主治頭面五官疾患、熱病、皮膚病、腸胃病、神志病等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患者主要症狀如下牙痛、咽喉腫痛、鼻出血、鼻流清涕、口乾、頸腫痛、上肢伸側前緣及肩部疼痛或運動障礙等。

 

商陽穴(1)

商陽穴.jpg

文章標籤

jAdes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共十一穴,原穴為太淵穴,絡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偏歷穴,是陰氣最盛的經絡,主治裡症虛症 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里 手太陰肺經起自第三肋骨離任脈中線約六寸,靠肩窩內側之中府穴(肺功穴),上行至鎖骨下胸肌三角凹陷處之雲門穴,循臑骨內腋下三寸是天府穴,肘約紋(彎曲紋)上五寸為俠白穴,肘約紋上動脈處是尺澤穴(合穴),腕上七寸為孔最穴(療穴),孔最穴後往外側行,至腕骨上一寸半為列缺穴(療穴),再前行至腕橫紋上一寸為經渠穴(經穴),再行近手腕關節內側之太淵穴(原穴)、脈會穴─因肺朝百脈,故脈會太淵,取脈搏於此處)再沿手掌母指內側至魚際穴(療穴),止至姆指末端指甲旁之少商穴(井穴)。

手太陰肺經.jpg

 

中府穴(1)

中府穴.jpg

中府是手太陰肺經穴名,又名膺中俞、膺俞、膺中外俞。是肺經的募穴,手足太陰二經之交會 中指中焦,府是聚的意思。手太陰肺經之脈起於中焦,此穴為中氣所聚,又為肺之募穴,藏氣結聚之處。肺、脾、胃合氣於此穴,所以名為中府。又因位於膺部,為氣所過的俞穴,所以又稱膺俞

穴位:中府穴在胸壁外上部,平第一肋間隙,距胸骨正中線旁開六寸,仰臥取穴。或由乳頭直上三肋,外開兩寸,肋骨隙間取。

功能:肅降肺氣,和胃利水

文章標籤

jAdes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二经络.jpeg

 

要運行大周天或是成為氣功丹功大師 就必須完全理解十二經脈的循環方式 也要知道每一個穴位的作用 這樣當遇到氣阻塞個地方 才會知道哪裡出問題了 並以其配對的經脈幫助打通 這就是為何要會運行大周天至少需要數年的基礎努力 百日築基的氣功新手光要使炁行任督二脈就很勉強了 想想同一口氣要傳七倍左右的穴位會有多困難 當然我們可以換氣時將意念停於交會穴休息在運行 這也是為何氣功高手光是看一個人就能知道哪裡出問題 研究氣功真的充滿樂趣

 

十二經脈:手三陰經(肺、心包、心)、手三陽經(大腸、三焦、小腸)、足三陽經(胃、膽、膀胱)、足三陰經(脾、肝、腎)的總稱。十二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故又稱為正經。

十二經脈在體表左右對稱,分佈於頭面、軀幹和四肢。與五臟對應的經脈為陰經,分佈於四肢內側和胸腹;與六腑對應的經脈稱為陽經,分佈於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幹。在四肢,陽經的位置為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後,陰經的位置為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特例是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上8寸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

陰經屬臟主裡,陽經屬腑主表。一臟一腑、一陰一陽互相配對,形成表裡屬絡關係。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相表裡,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相表裡,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相表裡,足太陽膀胱經與足少陰腎經相表裡,手厥陰心包經與手少陽三焦經相表裡,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相表裡。互為表裡的經脈在生理、病理上關係密切,互相影響。

十二經脈的循行方向為:手三陰經由胸走手,手三陽經由手走頭,足三陽經由頭走足,足三陰經由足走腹胸。相表裡的陰陽兩經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兩陽經在頭面部交接,相銜接的兩陰經在胸中交接。十二經脈的流注從肺經逐經相傳到肝經,再傳回肺經,周而復始,如環無端。

 

文章標籤

jAdes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托天按地功.jpg

 

練內外丹功也差不多快兩個月了 基本上外丹功剛開始學的時候只能稱作外丹操 因為動作雖有 但是體內並沒有炁在運行 經過兩個月一星期練五次左右的時間累積 也有四十小時的基礎了 在此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外丹功有十二式 每一式都有專門鍛煉一個經脈 我還沒有仔細研究每一式的正確經脈運行法 但因為同時在學習十二正經的氣功運行法 所以我自然地將每天所新學到的經脈穴位帶入外丹功中

其中預備式 也就是大眾對外丹功的第一映象:站得直直的 然後全身抖動 這一式對我來說最難學 個人認為要看一個練外丹功的人氣功強不強 就要看他們的預備式 帶我們練的是一位年近六十的阿姨 他是指導員 指導員上面還有教練 我看那位阿姨的動作就能把氣抖散於全身上下 感覺軟綿綿的 很厲害 而教練就不必多說 因為南投的指導員幾乎都是由那位教練訓練出來的

指導員阿姨說她剛開始練的時候整個背都發黑 因為年輕時把賺錢擺第一 所以天天都吃普拿疼止痛然後拼命從早賺到晚 錢財是得到了 失去的卻是健康 她是四十出頭才開始練 因為外丹功會引發先天炁來治療身體 所以背部發黑代表腎臟累積太多毒素 排毒所導致的 不只這樣 指導員阿姨說她的手肘之前也有職業病 天天痛 自從練了外丹功獲得功境後也康復了

當然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指導員阿姨說她剛開始練的時候 天天都必須去做全身推拿 因為太痛了 而且因為體內寒毒無法順利排出 所以手指腳趾都會很刺痛 回家都要泡熱水散毒 這我兩個星期前也有親身體驗到

兩星期前我第一次去參加外丹功團練 看到了南投市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團員 也不過五十餘人 我當然是最年輕的 而第二年輕的至少也有四十快半 可見外丹功在未來十 二十年中 如果沒有年輕人大批加入 就會漸漸開始沒落 導致失傳 不過沒關係 因為我會把精華全部吸收起來 哈

回歸正題 兩星期前參加第一次團練後 我回家有點累 睡了一個午覺 結果醒來後雙腳的大拇指都超級刺痛 無法出力按地 我也用熱水泡了十分鐘 兩隻腳拇指才漸漸好轉 這狀況持續了兩天才好 可見外丹功真的有其功效 因為我已經天天練打坐氣功超過半年了 這種疼痛卻從沒發生過 而剛開始練的第一個星期我的臉狂冒痘子 一天長兩三顆 還有流鼻血 可見我之前的身體並沒有調節的很好

文章標籤

jAdes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經圖.jpeg

氣功這門學問博大精深 修行門派八萬四千種 實在說之不盡 以下資料主要摘自:練氣保長生 外加一些個人修行經驗與網路搜尋所獲得的知識 

周天功是道教的主要練內丹的方法 在此先分享小周天

【小周天】是指內氣貫通任督二脈 透達三關

【三關】是在背部督脉路線上的三个重要穴竅。小周天氣行督脉最不易通过之處,故又名鐵壁。因為剛開始要通督脈時氣感不強 如果能內審夾脊穴 那觀脊椎的內識力就會增進

尾闾關:在尾闾骨端,肛門之后上方 可以摸到尖尖的骨頭 應該是以前龍尾的退化根頭

脊柱關:夹脊是穴 在背腰部,在脊椎之两侧 每塊脊椎左右都有兩根短短的骨頭 穴道就藏在脊椎骨與脊椎骨相連的左右0.5寸 (這是我剛開始研究穴道時所接觸的)

玉枕關:在脑后枕骨下入脑處。能通到這邊後就可以開始激發腦袋潜能 (能到這邊已經衝過天地交合的大椎穴了 個人認為通大椎穴比玉枕關難)

任督二脈.jpg

文章標籤

jAdes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