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足少陽膽經

足少陽膽經.jpg

 

足少陽膽經是一條經脈,十二正經之一,與足厥陰肝經相表里。本經起於瞳子,止於足竅陰,左右各44個腧穴。

起於目外眥(瞳子髎),向上到額角返回下行至耳後,沿頸部向後交會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入胸過膈,聯络肝臟,屬膽,沿肋部,出于腹股溝,经外陰毛際,横行入髖關節(環跳)。

耳部支脉: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到目外處後向下頸頰部會合前脉於缺盆部。下行腋部側胸部,經季肋和前脉會於髋關節后,再向下沿大腿外側,行於足陽明和足太陰經之間,經腓骨前直下到外踝前,進入足第四趾外側端(足竅明)。

足背部支脈:從足背分出,進入大趾趾縫間,沿第一、二跖骨間,出趾端,回轉來通過爪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陰肝經。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症:嘴里發苦,好嘆氣,胸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孔象蒙著微薄塵,身體沒有脂潤光澤,小腿外側熱,還可發為足少陽部分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經所屬腧穴能主治有關「骨」方病症:如頭痛,顳痛,眼睛外眥痛,缺盆(鎖骨上窩)中腫痛,腋下腫,如「馬刀挾癭」等症,自汗出,戰慄發冷,瘧疾乃危急部、脇肋、大腿及膝部外側以至小腿腓骨下段「絕骨」、外踝的前面,以及各骨節都痠痛,小趾側的次趾(足無名趾)不好運用。

 

瞳子髎穴(1)

瞳子髎穴.jpg

手太陽、手足少陽之會。瞳子,指眼;髎,指穴位。穴在眼旁,故名。位當牙關之前,又名「前關」。

穴位:面部目外眥旁,眼眶外側緣處。閉眼,當外眼角紋頭盡處。

功能:祛風,泄熱,明目。

主治:青盲無所見,遠視,外眥赤痛,怕光羞明,目翳,目痒,頭痛,眼瞼84動。結膜炎,角膜炎,視網膜炎,夜盲,視神經萎縮,近視,面癱,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

 

聽會穴(2)

聽會穴.jpg

穴在耳前陷中,當經氣會聚之處;耳主聽,故名。位當牙關之後,又名「後關」。

穴位:面部,耳屏前下方,下頷骨髁狀突後緣,與耳郭屏間切跡下緣相平,張口時呈凹陷處。

功能:祛風邪,聰耳竅,利牙關。

主治:耳鳴,耳聾,耳痛流膿,風齒齲痛,目流淚,下頷骨脫臼,腮腫,口眼歪斜,眩仆,喑不能言,羊鳴吐沫,狂走瘛瘲,寒熱喘喝,牙關利。聾啞,中耳炎,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美尼爾綜合征。

 

上關穴(3)

上關穴.jpg

《針灸甲乙經》:「手少陽、足陽明之會」;《素問‧氣府論》王冰註:「手足少陽、足陽明三脈之會。」位於耳前顴弓上緣正中,當牙關上方,與下關相對,故名。穴為手足少陽與足陽明之會,猶如「客」(陽明)與「主」(少陽)相聚,所以又名「客主人」。

穴位:耳前方,顴弓上緣正中,下關直上凹陷處。約當目外眥與耳屏尖連線的中點。

功能:祛風鎮驚,聰耳利齒。

主治:耳鳴,耳聾,目眩,青盲,瞤目,上齒齲痛,口噤不開,偏風,口眼歪斜,偏頭痛,瘛瘲,驚癇,寒熱痙引骨痛。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症。

 

頷厭穴(4)

頷厭穴.jpg

手足少陽、足陽明三脈之會。此處「頷」指顳部,「厭」,指按壓,咀嚼時按壓其處有動感,與「髀厭」之「厭」同義。

穴位:頭部鬢髮上部,當頭維與曲鬢間沿髮際所作弧形連線的上1/4折點處,在髮際後五分。

功能:祛風鎮驚。

主治:頭痛身熱,耳鳴,善嚏,頭項痛,目眩,外眥痛,齒痛,搐搦,驚癇,手腕痛。中風偏癱,顫振。

 

懸顱穴(5)

懸顱穴.jpg

穴居顳部,高懸于額顱兩側,故名。

穴位:頭部鬢髮中部,鬢髮前緣中點入髮際五分處,當頭維與曲鬢間沿髮際所作弧形連線的中點。

功能:祛風明目,清熱消腫。

主治:偏頭痛,熱病,身重,齒痛,面皮赤痛,煩滿汗不出。中風偏癱,顫振。

 

懸釐穴(6)

懸釐穴.jpg

手足少陽、陽明之會。厘,賜予的意思,穴在懸顱下方,故名。

穴位:頭顳鬢髮下部,當頭維與曲鬢間沿髮際所作弧形連線的下1/4折點處,在髮際後五分,或在額角與耳尖連線的中點處定穴。

功能:祛風鎮驚

主治:偏頭痛,熱病,煩滿汗不出,面皮赤痛,耳鳴,善嚏,癲疾。三叉神經痛,神經衰弱,中風偏癱,顫振。

 

曲鬢穴(7)

曲鬢穴.jpg

交頷穴足太陽、少陽之會。穴在耳前鬢髮彎曲處。《釋名‧釋形體》:「鬢,濱也;濱,崖也;為面額之崖岸也。

穴位:顳部,耳前鬢髮後緣直上,與耳尖相平處,當角孫前一橫指。

功能:祛頭風,利口頰。

主治:牙痛,口噤不開,厥逆頭痛,口眼歪斜。中耳炎,顳頷關節痛。

 

率谷穴(8)

率谷穴.jpg

足太陽、少陽之會。率,牽動;谷,一作「角」。穴在耳上角咀嚼時牽動處,故名,其狀又如蟋蟀隱狀,所以又名「蟀谷」。

穴位:頭部耳尖:直上入髮際一寸五分處,當角孫穴正上方。

功能:祛風熱,利胸膈,鎮驚除煩。

主治:頭痛,眩暈,嘔吐,煩滿,不能飲食,膈胃寒痰,醉酒風熱發,急慢驚風。耳聾,感覺性失語。

 

天衝穴(9)

天衝穴.jpg

足太陽少陽之會。原係星象名。天,指高部;衝,指通衢,此指頭部氣血通路,穴位頭上部,故名。

穴位:頭部耳根後緣直上入髮際二寸,當率谷後五分處。

功能:祛風,定驚。

主治:頭痛,癲疾,癇證,善驚恐,牙齦腫,耳虛鳴濕痒。遺傳性共濟失調,震顫性麻痹,癔病。

 

浮白穴(10)

浮白穴.jpg

足太陽、少陽之會。浮,指上部;白,指明亮,穴居處骨面高突顯現,故名。

穴位:頭顳部,耳後乳突的後上方耳根上緣後入髮際一寸處,當天衝與完骨所連弧形連線的上1/3折點。

功能:利口齒,祛風。

主治:頭重如石,耳鳴,耳聾,牙痛,足緩不收,痿不能行,不能言,癭氣。甲狀腺腫大。

 

頭竅陰穴(11)

頭竅陰穴.jpg

足太陽、少陽之會。「竅」指五官七竅,穴在其後方,所以稱「陰」。為與足部本經同名穴(足竅陰)相區分,《針灸資生經》冠以「頭」字。《聖濟總錄》稱「首竅陰」。

穴位:頭部耳後乳突基部後上方凹陷處,當天衝與完骨所連弧形連線的下1/3折點。

功能:祛風,清熱,舒筋。

主治:頭痛引頸,四肢轉筋,頭項頷痛,手足煩熱,目痛,脅痛,咳逆,癰疽,耳鳴,喉痹,舌強。甲狀腺腫大,中耳炎。

 

完骨穴(12)

完骨穴.jpg

 

足太陽、少陽之會。完骨,耳後高骨,即顳骨乳突。穴在其後下方凹陷中,故名。

穴位:頭部耳後乳突後下方凹陷處。當乳突後緣直下,平乳突下緣處,與風府相平。

功能:祛風,清熱,寧神。

主治:頭風,耳後痛,牙床急痛,項腫不可俯仰,頰腫引耳,喉痹,瘧,癲狂癇,足不收失履,偏風,手足攣痿。失眠,面癱,流行性腮腺炎,腦發育不全,腦癱,癔病。

 

本神穴(13)

本神穴.jpg

足少陽、陽維之會。頭部為元神所在,穴在神庭穴之旁,所以稱「本」。

穴位:頭部顱頂正中線旁開三寸,前髮際後五分處。當神庭與頭維連線的外1/3折點。

功能:寧神,祛風,舒筋。

主治:頭痛,目眩,頸項強急,胸脅相引不得傾側,癲疾,小兒驚癇,諸風,中風不省人事。神經衰弱,失眠。

 

陽白穴(14)

陽白穴.jpg

陽,天部也,氣也。白,明亮清白也。該穴名意指膽經的濕冷水氣在此吸熱後脹散。本穴物質為本神穴傳來的天部濕冷水氣,由於在下行的過程中不斷吸熱,水濕之氣還未進入本穴就己受熱脹散化為陽熱風氣並傳輸於頭之各部,穴内的天部層次變得明亮清白,故名。

穴位:在前額部,當瞳孔直上,眉上1寸。

功能:清頭明目,祛風泄熱,生氣壯陽。

主治:前額痛、眼睛疲勞、目眩、目痛、外眦疼痛、雀目、目赤腫痛、眼瞼下垂、眼睛疾患;三叉神經痛、面癱、口眼歪斜、頭痛;抗老除皺、治療痤瘡。

 

頭臨泣穴(15)

頭臨泣穴.jpg

足太陽、少陽、陽維之會。泣,指流淚。穴在目上方,呈居高臨下之勢。為與足部本經同名穴(足臨泣)相區分,《針灸資生經》冠以「頭」字。《聖濟總錄》稱「目臨泣」。

穴位:頭頂部,瞳孔直上,前髮際後五分處。當神庭與頭維連線的中點。

功能:明目,祛風,清神。

主治:目眩,目生白翳,多淚,小兒驚癇,中風頭痛,兩目眉頭痛,鼻塞。近視,眶上神經痛。

 

目窗穴(16)

目窗穴.jpg

足少陽、陽維之會。從目直上定穴,猶目上通之窗。足少陽膽經經氣由此至正營,所以又名「至營」。

穴位:頭頂部,前髮際後2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處,當頭臨泣與風池的連線上。

功能:清頭目。

主治:頭痛,頭旋,目痛,目遠視不明,青盲,白膜覆瞳子,頭面浮腫,上齒齲腫。近視。

 

正營穴(17)

正營穴.jpg

足少陽、陽維之會。位於目中線上,所以稱「正」;脈氣所發處,所以稱「營」。

穴位:頭頂部,前髮際後3.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處,當頭臨泣與風池的連線上。

功能:祛風,利口齒。

主治:頭項偏痛,目眩,痰飲頭暈,嘔吐不已,齒痛,唇吻急強。鼻炎。

 

承靈穴(18)

承靈穴.jpg

足少陽、陽維之會。承,承受;靈,指頭部為神靈所在。穴上方正當頭頂部天靈骨(頂骨)側方邊緣部。

穴位:頭部,前髮際後5寸,頭正中線旁開2.25寸,當頭臨泣與風池的連線上。

功能:祛風,通竅。

主治:腦風頭痛,惡見風寒,鼻衄,鼻塞。鼻炎

 

腦空穴(19)

腦空穴.jpg

足少陽、陽維之會。空,指孔穴。穴近腦,故名。一名顳顬,因其近顳骨而名。

穴位:頭部枕外隆凸上緣外側,頭正中線旁開2.25寸,當頭臨泣與風池的連線上,與腦戶、玉枕相平。

功能:祛頭風,通鼻竅。

主治:腦風,目瞑,頭痛,身熱,風眩,目痛,鼻管疽,癲疾,心悸。鼻竇炎,三叉神經痛、枕大神經痛、精神分裂症。

 

風池穴(20)

風池穴.jpg

足少陽、陽維之會。據《難經》又為陽蹻之會。穴在項側,凹陷如「池」,為風邪易侵之處,也是治療風證之要穴,故名。

穴位:項部枕骨下,斜方肌上部外緣與胸鎖乳突肌上端後緣之間凹陷處。當風府與翳風之間,或顳骨乳突尖(下端)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連線的中點。

功能:祛風,解表,清頭目,利五官七竅。

主治:頭痛,眩暈,熱病汗不出,瘧,中風不語,癭氣,頸項強痛,目不明,目泣出,多眵多淚,目赤痛,眼目生花,耳病,鼻鼽衄,筋攣不收。高血壓,腦震盪,感冒,近視,電光性眼炎,視網膜動脈阻塞,青光眼,急性結膜炎,眼瞼下垂,面肌痙攣,蕁麻疹。

 

肩井穴(21)

肩井穴.jpg

《針灸甲乙經》:「手少陽、陽維之會」;《素問‧氣府論》王冰註:手足少陽、陽維之會,《針灸聚英》補充作:手足少陽、足陽明、陽維之會。穴位於肩上,其下為空陷,所以稱「井」。

穴位:肩上,前直乳中,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處。

功能:利肩臂,平氣逆,下乳,催產。

主治:肩背痹痛,臂不舉,頸項不得回顧,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氣逆,翻胃,嘔吐,咳逆上氣,瘰癧,虛勞,產後乳汁不下,乳癰,婦人產暈,難產。神疲乏力,嗜眠,胸悶,乳腺增生。

 

淵腋穴(22)

淵腋穴.png

「淵」有深的意思,「腋」指腋部,穴處腋下深處,故名。「腋」又作「液」,或作「掖」,三字通用。《備急千金要方》因避唐高祖李淵諱,作「泉腋」。

穴位:側胸部,舉臂,腋下3寸,第五肋間隙凹陷處,當腋窩中(極泉)與第十一肋端連線的上1/4折點。

功能:寬胸止痛、清熱降逆、消腫通經、化痰散结

主治:胸滿,瘰癧,脇肋腫痛,臂不得舉。肋間神經痛,胸膜炎。

 

輒筋穴(23)

輒筋穴.jpg

輒,原指車廂兩旁靠板,有兩旁的意思。穴當兩脇旁筋骨之間,故名。

穴位:側胸部淵腋前一寸,約與乳頭相平,當淵腋與天溪連線的中點。

功能:降逆平喘、疏肝和胃、理氣止痛

主治:胸中暴滿不得眠,喘息,太息善悲,小腹熱,多唾,嘔吐宿汁,吞酸,馬刀癭癧。肋間神經痛,胸膜炎。

 

日月穴(24)

日月穴.jpg

膽募穴。交會穴:足太陽、少陽之會。《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作:足太陰、少陽、陽維之會。懸于兩脇,位近肝膽,猶如日月(日為陽,指膽;月為陰,指肝)。日月皆明,又稱「神光」。

穴位:脇肋部,乳頭直下,第七肋間隙凹陷處,距腹正中線4寸。

功能:降逆,利膽。

主治:嘔吐宿汁,吞酸,氣上溢而口為之苦,善太息,善悲,少腹有熱,多唾,言語不正,四肢不收。黃疸,膽囊炎,膽石症,肝炎,肋間神經痛,呃逆。

 

京門穴(25)

京門穴.jpg

腎臟募穴。京,通「原」。腎主一身之原氣,此為腎臟募穴,係腎氣出入之門。

穴位:側腰部,第十二肋游離端下方凹陷處,前距章門約一寸八分,後略平志室。

功能:健腰,利水,消脹。

主治:腹脹,小腹痛,裡急,洞泄,水道不通,溺黃,腰痛,骨痹痛引背。腎炎,肋間神經痛。

 

帶脈穴(26)

帶脈穴.jpg

《素問‧氣府論》王冰註:「足少陽、帶脈二經之會」。位於腰帶部,與帶脈交會,故名。

穴位:側腹部第十一肋游離端(章門)直下一寸八分,與臍相平處。

功能:調帶脈,利腰腹。

主治:婦人少腹堅痛,月水不通,赤白帶下,腰腹縱,疝痛,腎虛。子宮脫垂,盆腔炎。

 

五樞穴(27)

五樞穴.jpg

《素問‧氣府論》王冰註:「足少陽,帶脈二經之會」。穴居天樞與髀樞之間,側腹部五穴(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之中,故名。

穴位:腹部,髂前上棘內側凹陷處,與臍下三寸(關元、水道)處相平,當關元旁六寸。

功能:調帶脈,理下焦。

主治:小腹痛,裡急,陰疝,瘛瘲,腰間痛,婦人下赤白。腹脹,子宮脫垂。

 

維道穴(28)

維道穴.jpg

足少陽、帶脈之會。對角為「維」,通路為「道」。穴在腰側為帶脈所維繫。又接近髀樞故又名外樞。

穴位:腹部,髂前上棘前下方凹陷處,當五樞前下0.5寸,對腹股溝處。

功能:調帶脈,理下焦。

主治:嘔逆,水腫,腰腿痛,少腹痛。腹脹,子宮脫垂,月經不調,帶下,腰胯痛。

 

居髎穴(29)

居髎穴.jpg

足少陽、陽脈之會。居髎。居,住所、居室也,此為停下之意。髎,孔隙也。居髎名意指膽經氣血在此屯居並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質為维道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屯居穴周並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居髎。

穴位:位於髖部,當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最凸點連線的中點處。

功能:益腎强健、舒筋活络。

主治:疝氣、癱痪、足痿、腰腿麻痛、下肢痿痹等腰腿病証。

 

環跳穴(30)

環跳穴.jpg

《素問‧氣府論》王冰註:「足少陽,太陽二脈之會」。「環」為圓形,指臀部;「跳」,跳躍;穴在臀部,主下肢動作,故名。穴近髖關節,故又稱髖骨、髀厭、髀樞、樞中、樞合中。

穴位:臀部,股骨大轉子後上方凹陷處。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突起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折點。或于髂後上棘,坐骨結節與股骨大轉子突起部連線所圍成之三角形區的中央處定穴。

功能:利腰腿,祛風濕。

主治:偏風,半身不遂,髀樞痛不可舉,腰脅相引急痛,髀筋瘈脛,腰胯痛不得轉側,冷風濕痹,痹不仁,股膝酸痛,脛痛不可屈伸,足麻痹,風疹。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股外側皮神經痛,臀部軟組織疾病、下肢痙攣。

 

風市穴(31)

風市穴.jpg

穴居陰市穴的外側,主治下肢風病,故名。穴可直立垂手而定,所以又名「垂手」。

穴位:股外側面正中線上,膕橫紋(膝中)上七寸處。當直立垂手時中指尖所指處。

功能:祛風濕,利腿足。

主治:風痹疼痛,半身不遂,腳氣,腰腿酸痛,兩膝攣痛,足脛頑麻,足膝無力,尿床,渾身搔癢。坐骨神經痛,股外側皮神經痛,下肢癱瘓,蕁麻疹。

 

中瀆穴(32)

中瀆穴.jpg

穴居股外側中線筋骨凹陷,如在溝瀆之中。

穴位:股外側面正中線上,膕橫紋(膝中)上五寸,股外側股與股二頭股之間凹陷處。當風市下二寸。

功能:祛風濕,利腿足。

主治:寒氣在分肉間,筋痹不仁,腿叉風痛連腰胯,痿證,脅痛。股外側皮神經痛。

 

膝陽關穴(33)

膝陽關穴.jpg

外側為「陽」,穴處膝關節外側,故名。為與腰部督脈同名穴(腰陽關)相區分,冠以「膝」字。《針灸大全》稱「足陽關」。又名「關陵」(《千金要方》注),指股骨外上髁高突處。又名「寒府」(名見《素問‧骨空論》,《類經》張介賓注認為當是膝淚關穴)意指此處為寒邪容易侵襲的部位。

穴位:膝外側部,陽陵泉直上三寸,股骨外上髁上方凹陷處。屈膝時,當股骨外上髁後,髂脛束與股二頭肌腱之間凹陷處。

功能:利膝、舒筋、降逆。

主治:膝外廉痛、不可屈伸、筋攣、鶴膝風毒、脛痹不仁,嘔吐不止、多涎。膝臑腫痛攣、小腿麻木。

 

陽陵泉穴(34)

陽陵泉穴.jpg

合(土)穴;筋會。小腿外側面為「陽」;腓骨頭突起處如「陵」;穴在其下方凹陷部,所以稱「泉」。簡稱「陽陵」(《標幽賦》)。

穴位:小腿外側部,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今作膝下二寸。

功能:疏泄肝膽、清利濕熱、舒筋健膝。

主治:膽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澹澹、脅下痛脹、吐逆,喉鳴,諸風、頭面腫、頭痛、眩暈,遺尿、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攣急、筋軟、筋疼、膝伸不得屈、冷痹、半身不遂、腳冷無血色、膝腫麻木、草鞋風。

 

陽交穴(35)

陽交穴.jpg

陽,陽氣也。交,交會也。該穴名意指膽經吸熱上行的天部陽氣在此交會。本穴物質為外丘穴傳來的濕熱風氣,至本穴後,此氣吸熱漲散上至於天之天部而成為陽氣,與膀胱經飛陽穴揚散於天之天部的陽氣相交會,故名。

穴位: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缘(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缘取穴 )。

功能:舒筋活络、理氣降濁。

主治:面腫、癫疾、驚狂、胸胁脹满疼痛、胸胁脹滿、膝股痛、下肢痿痹、坐骨神經痛。

 

外丘穴(36)

外丘穴.jpg

郄穴。穴居小腿外側隆起如丘處。

穴位:小腿外側面,外踝尖上七寸,腓骨前緣凹陷處。當陽陵泉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與陽交相平。

功能:利腿足、鎮驚、清熱。

主治:胸脅支滿、頭痛、寒熱、膚痛,痿痹、癲癎、犬傷。下肢癱瘓、腓神經麻痹、頸項強痛。

 

光明穴(37)

光明穴.jpg

絡穴。膽經絡穴,肝開竅于目,足少陽膽經上通於目,能治目疾,故名。

穴位:小腿外側部,外踝尖上五寸,腓骨前緣凹陷處,當趾長伸肌與腓骨短肌之間。

功能:通絡、明目。

主治:眼目昏花、視物不明、目赤腫痛、羞明畏光、夜盲、青盲、眼痒,善嚙頰,偏頭痛、乳房脹痛、肘痛、胻痛不能久立、脛熱、痿躄,身體不仁,足冷、狂。視神經萎縮、白內障、偏頭痛、面肌痙攣。

 

陽輔穴(38)

陽輔穴.jpg

經(火)穴。《難經》丁德用註:「髓會絕骨,是骨名也;其穴在外踝上四寸,陽輔穴是也。」外側稱陽;「輔」指外輔骨即腓骨。穴處小腿外側面之腓骨前緣。故名。《素問‧氣穴論》:「分肉二穴」。王冰註:「在足外踝上,絕骨之端,同身寸之三分,筋肉分間,陽維脈氣所發。」林億等新校正:「按《甲乙經》無分肉穴,詳處所疑是陽輔。」《針灸聚英》作陽輔別名。

穴位:小腿外側部,外踝尖上四寸,腓骨前緣稍前方凹陷處,當小腿外側部的下1/4折點。

功能:祛風濕、利筋骨,瀉膽火。

主治:寒熱酸痛、四肢不舉,腋下腫、瘰癧,喉痹,酸痹不仁、腰痛、諸風,口苦、脅痛。頭熱如火、足冷如冰。偏頭痛、高血壓。

 

懸鐘穴(39)

懸鐘穴.jpg

八會穴之一:髓會。懸,懸掛。鐘即踵,指足跟。《釋名‧釋形體》:「足後曰跟…又謂之踵。踵,鐘也。鐘,聚也。體之所鐘聚也。」穴在其上,跟垂于下。故名。穴近腓骨下1/4折點處,此處因腓骨的上3/4段被腓骨長肌覆蓋,骨骼在此形如斷絕,所以又名「絕骨」。

穴位:小腿外側部,外踝尖上三寸,腓骨前緣凹陷處。或定于腓骨後緣與腓骨長、短肌之間凹陷處。

功能:泄膽火、清髓熱、舒筋脈。

主治:腹滿、胃中有熱、不嗜食,熱病汗不出,五淋,喉痹,髀樞痛、諸節酸折、風勞身重,中風手足不遂、頸項強、腳氣。落枕、偏頭痛、淋巴結核、足內翻。

 

丘墟穴(40)

丘墟穴.jpg

原穴。高處稱丘,大丘稱墟,意指外踝,穴在其下,故名。

穴位:足背,外踝前下方,伸趾長肌腱外側,距跟關節間凹陷處。

功能:舒筋、利胸脅、明目、清熱。

主治:胸滿、善太息、胸中膨膨然,目痛、目視不明、目翳、腰兩脇痛、腳酸轉筋、足腕不收、躄、髀樞腳痛、腳跗疼、痿軟、草鞋風。胸脅痛、膽絞痛、膽囊炎、膽結石、腋窩淋巴結炎、足內翻、踝關節扭傷、高血壓。

 

足臨泣穴(41)

足臨泣穴.jpg

輸(木)穴;八脈八穴之一,通於帶脈。與頭臨泣上下對應,主治頭目之疾。為與頭部本經同名穴(頭臨泣)相區分,《聖濟總錄》冠以「足」字。

穴位:足背外側第四、五跖骨底前方,小趾伸肌腱外側凹陷處。當第四、五趾趾縫端(俠溪)上一寸五分處。

功能:清頭目、利胸脅、祛風、瀉火。

主治:頭痛、頭眩、目澀,身痹、寒熱,胸脅支滿、喘氣、心痛不得息,乳腫、腋下腫、瘰癧,腰腹膝外廉痛、刖尼,手足中風不舉、痛麻發熱拘攣、筋牽、腿疼、眼腫赤疼、齒痛、耳聾、咽腫、項腫連腮、浮風搔痒、月經不調。結膜炎、乳腺炎、乳腺增生、頸淋巴結結核、退乳。

 

地五會穴(42)

地五會穴.jpg

「地」指足部,與天五會(人迎)的「天」(頸部)相對而言。穴居足少陽膽經足部五穴(足竅陰、俠溪、地五會、足臨泣、丘墟)之中,上下相應。

穴位:足背外側部第四、五跖骨間,跖趾關節後方,小趾伸肌腱內側緣凹陷處。當足臨泣下五分。

功能:利胸脅、消乳腫。

主治:內傷唾血,眼目赤疼、腋下腫、乳腫,耳鳴,腰痛、足背紅腫、足外無膏澤。乳腺炎(早期)、腰椎穿刺針麻用穴。

 

俠谿穴(43)

俠谿穴.jpg

滎(水)穴。俠,通夾;溪,指趾縫間。穴處足背第四、五趾夾縫間。

穴位:足背第四、五趾之間的趾縫端,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功能:清頭目、利胸脅。

主治:頭眩、頷痛、熱病、狂疾、目外眥赤痛、目痒泣出、耳鳴、耳聾、胸脅支滿、膝外廉痛、乳癰腫潰、小腹腫痛、月水不通、足跗腫。足趾麻木。

 

足竅陰穴(44)

足竅陰穴.png

井(金)穴。《靈樞‧根結》:「少陽根于竅陰」。《靈樞‧衛氣》:「足少陽之本,在竅陰之間」。穴居趾端,與頭竅陰上下相應,故名。為與頭部本經同名穴(頭竅陰)相區分,《針灸資生經》冠以「足」字。

穴位:足第4趾節末節外側,距趾甲角1分處。

功能:泄熱、利脅、通竅。

主治:脅痛不得息、咳而汗出、手足厥冷、煩熱、轉筋、頭痛、喉痹、舌卷乾、耳聾、耳鳴、癰疽、膽寒不得臥、夢魘、肘臂不舉。膽道蛔蟲症。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足少陽膽經
    全站熱搜

    jAdes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