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手少陽三焦經

手少陽三焦經.jpg

手少陽三焦經是一條經脈,十二正經之一,與手厥陰心包經相表里。本經起於關衝,止於絲竹空,左右各23個腧穴。

手少陽三焦經:起于無名指末端(關衝),上行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液門),沿著手背(中渚、陽池),出于前臂伸側兩骨(尺骨、橈骨)之間(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向上通過肘尖(天井),沿上臂外側(清冷淵、消濼),向上通過肩部(臑會、肩髎),交出足少陽經的後面(天髎;會秉風、肩井、大椎),進入缺盆(鎖骨上窩),分佈于膻中(縱隔中),散絡于心包,通過膈肌,廣泛遍屬於上、中、下三焦。

它的支脈:從膻中上行,出鎖骨上窩,上向後項,連繫耳後(天牖、翳風、顱息),直上出耳上方(角孫;會頷厭、懸釐、上關),彎下向面頰,至眼下(顴髎)。

它的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走耳前(和髎、耳門;會聽會),經過上關前,交面頰,到外眼角(絲竹空;會瞳子髎)接足少陽膽經。

此外,三焦與足太陽膀胱經的委陽脈氣相通。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症:耳聾,耳鳴,咽峽腫,喉嚨痛。

本經所屬腧穴能治有關「氣」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自汗出,眼睛外眥痛,面頰腫,耳後,肩部、上臂、肘彎、前臂外側均可發生病痛,小指側的次指(無名指)運用欠靈活。

本經主要治療側頭、耳、目、咽喉、胸胁部病証和熱病。如偏頭痛、脇肋痛、耳鳴、耳聾、目痛、咽喉痛及經脉循行部位的病變。

 

關衝穴(1)

關衝穴.jpg

關,彎也。手之第4指稱無名指,不能單獨伸直,故一名環指。衝,即要衝。中醫將門、戶、關等喻為經氣出入之處,穴居彎曲指端衝要之地,承手厥陰之脈,由勞宮分佈支線,直出無名指外側端,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即外關穴也。故本穴治癥,多與外關同。猶如外關之附穴也。穴在少衝、中衝之間,故亦名之以“衝”,而曰“關衝”,意其與內關、外關通也。

穴位:關衝穴位於手指,第四指末節尺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

功能:瀉熱開竅,清利喉舌,活血通絡。

主治:頭痛發熱,熱病汗不出,頭眩,頷痛,喉痹,耳鳴耳聾,頭痛,目赤,耳聾,熱病,昏厥,耳鳴,目赤痛,目生翳膜,視物不清,舌強,舌卷,舌裂,舌本痛,口乾,唇干裂,痄腮,眩暈,霍亂吐瀉,不嗜食,肩臂疼痛不能上舉,掌中熱,瘧疾,中暑,血管性頭痛,結膜炎,角膜炎,急性扁桃體炎及腮腺炎,咽喉腫痛,喉炎,角膜白斑腦血管病,小兒消化不良。

 

液門穴(2)

液門穴.jpg

滎(水)穴。穴在掌背尺側旁第4~5指頭縫處,握拳時此處若人之臂腋,又分列兩側如門,故名。

穴位:手背第4~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微握拳取之。

功能:泄熱、聰耳。

主治:熱病汗不出、頭痛、驚悸、瘧、耳聾鳴、項痛、牙痛、耳痛、咽中如息肉狀、咽外腫、喉痛、目赤澀、肘臂痛、手背紅腫、五指拘攣、腕中無力、四肢浮腫、臂不得舉、善驚、妄言、狂疾。現代、癔病、中耳炎、掌指關節痛。

 

中渚穴(3)

中渚穴.jpg

輸(木)穴。渚,水邊沙洲。三焦主液,穴屬手少陽三焦經,居兩掌骨之中,故名。

穴位:手背第4~5掌骨間,掌指關節後方凹陷處。當手背第4~5掌骨間隙的前1/3折點處,尺側與後溪相平,掌內與少府相對。

功能:泄熱、聰耳。

主治:頭痛、熱病、瘧疾、目赤、耳鳴、耳聾、咽喉腫痛、項痛、身面痒、四肢麻木、背痛、肘臂腫痛、五指不可屈伸。眶上神經痛、肋間神經痛、中耳炎、急性結膜炎、手腕無力。

 

陽池穴(4)

陽池穴.jpg

原穴。腕背屬陽,淺凹為「池」,穴在腕背陷中,故名。

穴位: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尺側緣凹陷處。

功能:調三焦原氣。

主治:頭痛、瘧疾、目赤、耳聾、耳鳴、喉痹、消渴、口乾、煩悶、頸痛、肩痛不能自舉、腕痛無力、手臂拘攣、兩手筋緊不開。感冒、扁桃體炎、蕁麻疹、腕背腱鞘囊腫。

 

外關穴(5)

外關穴.jpg

絡穴;八脈八穴之一,通陽維脈。穴在前臂伸側面,所以稱「外」,由腕上至此猶如關隘之要,故名。與內關相對。

穴位:前臂伸側面腕背橫紋後二寸,尺骨與橈骨之間,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屈肘俯掌時,在指伸肌橈側凹陷處。

功能:疏風、清熱、利脅。

主治:發熱惡風、關節酸痛、胸滿拘急、半身不遂、腰腳枸攣、偏正頭風、手足頑麻、眼中冷痛、瘰癧結核、耳鳴耳聾、臂痿不仁、肘腕酸重、脇肋疼痛、腹痛便秘、五指盡痛不能握物。感冒、肺炎、腮腺炎、中耳炎、遺尿、腕下垂。

 

支溝穴(6)

支溝穴.jpg

經(火)穴。支,即「肢」,指上肢前臂;溝,指前臂伸肌橈側凹陷處;穴居其中,故名。

穴位:前臂伸側面腕背橫紋後三寸,尺骨與橈骨之間,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

功能:清熱、通下、利胸脅。

主治:熱痛、嘔吐、便秘、浮腫、心痛、目痛、咽腫、耳鳴、耳聾、口噤、暴喑、肩臂酸重、腋脅急痛、項不可顧、肘臂痛、指攣、手指麻木、產後血暈。胸膜炎、肋間神經痛、心絞痛、產後乳少、帶狀疱疹、急性膽囊炎。

 

會宗穴(7)

會宗穴.jpg

郄穴。會,會合、宗,聚集。穴在支溝外五分,經氣曲折會聚處,為手少陽之郄。

穴位:前臂伸側面腕背橫紋後三寸,尺骨核側緣凹陷處,當支溝尺側旁五分。

功能:清利三焦,安神定志,疏通經絡

主治:清神、聰耳。古典:耳聾、肌肉痛、痛、肩疽。現代:膽囊炎、臂痛。

 

三陽絡穴(8)

三陽絡穴.jpg

三陽指手三陽經,絡即聯絡,手三陽經在此相聯絡。

穴位:前臂伸側面,腕背橫紋後四寸,尺骨與橈骨之間,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

功能:舒筋通絡,開竅鎮痛,聰耳。

主治:頭痛,嗜臥,耳聾,暴啞,牙痛,臂痹不舉,閃挫腰痛,內傷不足。肺切除術針麻用穴。

 

四瀆穴(9)

四瀆穴.png

前臂兩骨之間凹陷有如水瀆,古以江(長江)、淮(淮河)、河(黃河)、濟(濟水)為四瀆,意喻經氣至此,滲灌更廣。

穴位:前臂伸側面肘尖前五寸,尺、橈骨之間,當外關與肘尖連線上。

功能:聰耳,清咽。

主治:耳聾,牙痛,咽腫,頰瘍,痄腮,臂膊疼痛。腕下垂,前臂癱瘓,腕伸無力,手指枸攣咽中異物感,頭脹痛。

 

天井穴(10)

天井穴.jpg

合(土)穴。天,指高處;井,四周高峻,中間低窪之處。穴居上臂,肘尖上方,肱骨鷹嘴窩凹陷處,故名。

穴位:上臂伸側面,屈肘時肘尖直上一寸凹陷處,當肱骨鷹嘴窩部。

功能:疏風,清熱,消結。

主治:頭痛,目赤,耳聾,喉痹,瘰癧,瘡腫,隱疹,癲癇,驚悸,胸痹,心痛,咳嗽上氣,唾膿,五噎十膈,翻胃吐食,頸項肩背痛,臂痿痹不仁、肘痛引肩不可屈伸。蕁麻疹,神經性皮炎,頸淋巴結核。

 

清冷淵穴(11)

清冷淵穴.jpg

《針灸甲乙經》作「清泠」,《備急千金要方》(個別處作「冷」)及《千金翼方》同。清泠,水名;淵,水深處。穴近「天井」,故名。《千金》因避唐高祖李淵諱,以「泉」代「淵」。

穴位:上臂伸側面,屈肘時肘尖直上二寸,當天井上一寸處。

功能:清利濕熱

主治:頭痛,頸強,目黃,肩臂痹痛,脅痛。

 

消濼穴(12)

消濼穴.jpg

「消」為水退,「濼」指水泊,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一:「濼,大池也。」消濼意指水退後的淺凹處。穴處上臂伸側面的凹陷部,故名。又「消」指消除,「濼」指酸痛無力,因其主治作用而名。

穴位:上臂伸側面,清冷淵與臑會連線的中點,當肱三頭肌用力收縮時所呈凹陷處。

功能:除濕降濁。

主治:頭痛、頭暈、癲疾、牙痛、項強、肩背痛、臂外廉腫痛、酸痛無力、風痹。枕神經痛。

 

臑會穴(13)

臑會穴.jpg

《針灸甲乙經》:「手陽明之絡」;《素問‧氣府論》王冰註:「手陽明、手少陽二絡氣之會」;《針灸聚英》:「手少陽、陽維之會」。臑,指上臂;會,會合。穴居「臂臑」和「臑俞」兩穴之間,故名。

穴位:上臂伸側面,肘尖與肩髎的連線上,肩髎下三寸,當三角肌後下緣凹陷處。

功能:散結。

主治:癭氣、瘰癧、癲疾、咽腫、臂痛。肩關節周圍炎。

 

肩髎穴(14)

肩髎穴.jpg

髎,骨空,穴在肩部,舉臂時呈現凹陷,故名。

穴位:肩後三角肌上部,肩峰後下方,舉臂外展時呈凹陷處,約當肩髃後一寸許。

功能:升清降濁。

主治:肩重不舉、臂痛、中風偏癱。肩關節周圍炎(漏肩風)。

 

天髎穴(15)

天髎穴.jpeg

針灸甲乙經》手少陽、陽維之會。《素問‧氣府論》王冰註:「手足少陽、陽維之會。」髎,骨空;上部為「天」。穴當背部肩胛岡上方凹陷。

穴位:肩背部肩胛骨上角處,肩井與曲垣之間,約與陶道相平,當第一胸椎棘突與肩峰連線的中點。

功能:散熱冷降。

主治:身熱汗不出,胸中煩滿,肩重痛不舉,缺盆痛,頸項急,項腫大。肩關節周圍炎。

 

天牖穴(16)

天牖穴.jpg

天,指高部;牖,窗口,指耳。穴近耳部,在頸部高處,故名。

穴位:頸側部,胸鎖乳突肌後緣,顳骨乳突後緣直下與下頜角相平處,天容與天柱連線的中點。

功能:清頭風,明耳目。

主治:頭痛、目眩、面腫、暴聾氣蒙、耳目不明、喉痹、鼻塞、鼻衄、瘰瘍、目痛、夜夢顛倒、肩背痛、項強。

 

翳風穴(17)

翳風穴.jpg

手足少陽之會。「翳」,原指羽扇,用作遮掩。穴在風池之前耳根部,為耳垂所掩蔽。

穴位:耳垂後耳根部,顳骨乳突與下頜骨下頜支後緣間凹陷處。

功能:利頰、聰耳、正口僻。

主治:耳鳴、耳聾、口眼歪斜、口噤、頰腫、牙痛、瘰癧、暴喑、牙車急痛、耳中濕痒、耳紅腫痛、視物不清。面癱、腮腺炎、聾啞、顳頷關節痛。

 

瘈脈穴(18)

瘈脈穴.jpg

瘈即瘈,脈指絡脈,此穴在耳後,布有絡脈,善治瘈疭,故名瘈脈。

穴位:頭部,乳突中央,角孫與翳風沿耳輪弧形連線的上2/3與下1/3的交點處。側伏取穴。

功能:通竅止痛,清熱解驚。

主治:頭風,血管性頭痛,耳痛,耳鳴,目睛不明,急性結膜炎,小兒驚癇,瘈,頭痛,耳聾,小兒驚風,目視不明,瘛,驚恐,失眠,嘔吐,痢疾,泄瀉,瘈,視物不清。

 

顱息穴(19)

顱息穴.jpg

穴近耳部,古以「耳為頭息脈會也」,故名。一說「息」為「囟」(見《針灸大全》)的傳誤,以穴近頭顱乳突囟而名。

穴位:頭部耳根後緣與耳後髮際之間,當翳風與角孫沿耳輪所連弧線的上1/3折點處。約與耳門穴相平。

功能:鎮驚,通竅,聰耳。

主治:頭痛、頭眩、小兒驚癇、瘛瘲、嘔吐、喘息、身熱痛、腦脅痛、面痒、耳鳴、耳聾、耳痛、耳腫流膿汁。

 

角孫穴(20)

角孫穴.jpg

交會穴:《針灸甲乙經》「手足少陽、手陽明之會」;《銅人喻穴針灸圖經》無「手陽明」三字。「角」指耳上角。「孫」即「遜」,隱遁的意思。以喻穴隱于髮際,為耳上角所遮蓋,故名。

穴位:頭顳部,將耳部前折時,耳尖正上方入髮際處。

功能:清利頭目,通利耳竅。

主治:頭痛、眩暈、目翳、目赤腫痛、牙齦腫痛、耳鳴、耳聾、耳廓腫痛。腮腺炎、結膜炎。

 

耳門穴(21)

耳門穴.jpg

穴當耳前,猶如門戶。

穴位:面頰部耳屏上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後緣,張口呈凹陷處。

功能:聰耳,利牙關。

主治:耳鳴、耳聾、眩暈、牙痛、口噤、唇吻強、頭頷痛、腰痛。中耳炎、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症、美尼爾氏症。

 

耳和髎穴(22)

耳和髎穴.jpg

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和,調和;髎,骨空。耳和則能聽音,空在耳前、骨後凹陷中,故名。原名「和髎」,其漢語拼音與「禾髎」同,為避免混淆,故冠以「耳」字。

穴位:頭顳部鬢髮後緣直上與耳廓根上端相平處,當顳淺動脈後緣。

功能:聰耳通竅。

主治:頭重頜痛、耳鳴、牙關拘急、口歪、鼻淵。目眩、面癱、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顳下頷關節炎。

 

絲竹空穴(23)

絲竹空穴.jpg

《針灸甲乙經》歸於是少陽膽經。《針灸聚英》作手足少陽之會。絲竹,細竹,形容眉毛,「空」指孔穴。穴在眉梢之旁,故名。

穴位:面部眉梢後凹陷處。

功能:疏風,明目。

主治:偏正頭風、眩暈、狂、煩滿、癲癇、目赤目昏、視物不明、牙痛、面掣眉跳、面部痒麻、小兒臍風。面癱、眼瞼瞤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手少陽三焦經
    全站熱搜

    jAdes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