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脈
督脈位於背後中脊,總制諸陽,故謂之“督”,是奇經八脈的主脈,與六陽經有聯繫,是“陽脈之海”。督脈與腦、髓、骨息息相關,所謂“腎主骨生髓”、“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腦為髓之海”。任脈與督脈必相交,下交於會陰之間,上則交於唇。
督脈起於小腹內,下出於會陰,向後行於脊柱的內部,上達項後風府,進入腦內,上行巔頂,沿前額下行鼻柱。
患督脈疾病者的病候:腰痛、遺精、白帶、氣喘、癲癇、聾啞、頭痛、脊柱強直。
所屬穴:長強(足少陰會),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至陽、靈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陽會),大椎(手足三陽會),啞門(陽維會),風府(足太陽、陽維會),腦戶(足太陽會),強間,後頂,百會(足太陽會或說足三陽、足厥陰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足太陽、陽明會),素髎,水溝(手、足陽明會),兌端、齦交(一說任脈、足陽明會)。
交會穴:會陰(會任脈、衝脈),會陽(會足太陽),風門(《素問》王注作大杼。會足太陽)。此外,手太陽小腸經之輸穴後溪通於督脈。
督脈本經循行于頭脊正中,下端與任脈、衝脈會于會陰;于長強,受足少陰會;其旁為會陽,與足太陽會,上部為風門(或大杼),也與足太陽會;正中陶道、大椎,則受足太陽及手足三陽會;啞門,風府,受陽維會;腦戶(及風府),受足太陽會;百會,受足太陽(或說足三陽)會;神庭,受足太陽、陽明會;水溝,受手、足陽明會;上端穴齦交,受任脈會。
從交會關係可以看出,督脈與兩旁的足太陽聯繫最為密切。太陽為三陽之首,由足太陽擴展為足三陰及手足三陽,如大椎為最主要的交會穴。風府、啞門,是陽維聯繫各陽經而直通督脈的要穴。由此說明督脈「督領經脈」為「陽脈之海」,在全身中起「都綱」、統率的作用。督脈與足太陽相通而絡于腦,「腦為髓海」,也為督脈所屬。其穴上為百會,下為風府。督脈又與足少陰相聯繫而通於腎;前則與任、衝脈相聯繫而通於心。與任脈上下相接,構成營氣運行的通路。
長強穴(1)
絡穴。交會穴:《針灸甲乙經》:「少陰所結」。穴屬督脈第一穴,督脈為陽脈之長,脈氣強盛,故名。別名龜尾、尾閭,因穴近尾骨而名。
穴位:尾骨尖端下,肛門後方凹陷中,伏臥,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
功能:鎮痙、提脛、止瀉、通便。
主治:脊強、反折、腰痛上寒、腰脊強急不可俯仰、腰尻重、頭重、心痛、洞泄、痢疾、脫肛、腸風下血、淋癃、大小便難、縮陰、痔疾、癲狂、小兒驚癎、瘛瘲、少年注夏贏瘦、童勞。癲癎、精神分裂症、肛裂、破傷風、尾骨痛、肛門瘙痒、陰痒、陰囊濕疹、陽痿、遺尿、前列腺炎、引產。
腰俞穴(2)
俞,指穴位、穴居背部「腰尻之解」(骶管裂孔),故名。
穴位:骶部正中線第四骶椎下,適對骶管裂孔。俯臥,尾骶部稍抬高,下肢略內旋(兩大趾相靠近),在左右兩骶角間上方定穴。女性一般與兩髂後上棘成一等邊三角形。
功能:利腰尻、理血、止瀉。
主治:腰脊強痛、腰腿寒痹、腳轉筋、足不仁、腹瀉、下血、痔疾、癲癎、淋濁、遺尿、月經不調、帶下。肛腸手術針麻、痔、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陽關穴(3)
關,關隘;背屬陽,穴屬督脈為陽氣通行之關,故名。為與膝部足少陽膽經同名穴(膝陽關)相區分,冠以「腰」字。《針灸大全》稱「背陽關」。
穴位:腰部正中線第四腰椎(十六椎)棘突下凹陷處,約與髂嵴相平。
功能:利腰腿、溫腎陽。
主治:腰腿痛、風痹不仁、筋攣不行、多涎、嘔吐、腹瀉、下血、遺精、遺尿、淋濁、月經不調、閉經、帶下。小腹痛、慢性腸炎、盆腔炎、產後宮縮痛、膀胱麻痹、糖尿病、尿崩症、下肢癱瘓、坐骨神經痛、腰椎肥大、腰椎間盤突出症、多發性神經炎、陽萎、前列腺炎。
命門穴(4)
命,生命;門,門戶;意指生命之門。穴兩旁係腎俞,腎氣為一身之本,故名。
穴位:腰部正中線第二腰椎(十四椎)棘突下凹陷處,約與季脇(第十一浮肋)下端相平。
功能:利腰脊、溫腎陽、理血、清熱。
主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瘛瘲、腰脊痛、腰腹相引痛、痔痛、下血、裡急、泄痢、崩中、帶下、子宮脫垂、吐血、衄血、小便頻、遺尿、遺精、陽萎。截癱、小兒麻痹後遺症、脊椎炎、腰椎肥大、消渴、不育症、盆腔炎、子宮內膜炎、貧血。
懸樞穴(5)
懸,懸掛;樞,中心。穴在脊中下方,故名。
穴位:腰部正中線第一腰椎(十三椎)棘突下凹陷處。
功能:利腰脊、消積滯。
主治:腹中積氣上下行、不仁、水穀不化、下利、腰脊強不得屈伸。腰腿痛、腎炎、前列腺炎、遺精、陽萎、遺尿、尿崩症、糖尿病、閉經、女陰白色病變。
脊中穴(6)
穴在第十一椎,當脊柱二十二節的中點。
穴位:背部正中線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處。
功能:健脾化濕。
主治:腹滿不能食、黃疸,溫病積聚下利,久冷五痔、腰脊強不得俯仰,風癎癲邪。剖腹產、全子宮切除手術針麻
中樞穴(7)
中,指穴内氣血所處為天地人三部中的中部。樞,樞纽也。該穴名意指督脉的天部水濕之氣由此外輸脊背各部。本穴物質為脊中穴傳来的陽熱之氣,至本穴后則化為天之中部的水濕風气,水濕風氣由本穴外输脊背各部,本穴如同督脉氣血外输脊背的樞纽一般,故名。
穴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能:生發風氣,運化水濕。
主治:黃疸,嘔吐,腹滿,胃痛,食慾不振,腰背痛。
筋縮穴(8)
筋,肝之所主的風氣也。缩,收也,减也。筋缩名意指督脉的天部水濕風氣在此散熱縮合。本穴物質为中樞穴傳來的天部陽熱風氣,至本穴后此楊熱風氣散熱縮合,風氣的運行速度收而減慢,故名筋縮。
穴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能:息風定志
主治:癲狂,驚癇,抽搐,脊強,背痛,胃痛,黃疸,四肢不收,筋攣拘急。
至陽穴(9)
至,極也。背為陽;「七」為陽數,穴居上七椎,為陽中之至陽。又,第六、七胸椎棘突係脊柱胸曲部隆起的最突出點。
穴位:背部正中線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處,約與肩胛骨下角相平。
功能:益氣、泄熱、利胸膈、清肝膽。
主治:寒熱懈懶、淫濼脛酸、四肢重痛、少氣難言、黃疸、胃痛、胃中寒、不食、胸肋支滿、胸背痛。心絞痛、心律失常、肝炎、膽囊炎、膽道蛔虫症、胃痛、腹痛、瘧疾、胸膜炎、肋間神經痛、銀屑病。
靈臺穴(10)
靈台,指心。穴近心臟,與心相關,故名。
穴位:背部正中線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處。
功能:清心,泄熱,利氣。
主治:氣喘,風冷久嗽,疔瘡,骨蒸勞瘵,瘧疾。瘧疾,膽道蛔虫症,胃痛。
神道穴(11)
神,神氣。道,通道。心藏神,穴近心,其旁為心俞,與心相關,為神氣之遊行出入之處。
穴位:背部正中線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處。
功能:寧心,安神,利氣,清熱。
主治:身熱,頭痛,咳嗽,氣喘,健忘,驚悸,風癇,目昏,勞瘵,肩痛,腹滿,腰背急強。急性皮膚感染,癤,癰,丹毒,乳腺炎,腮腺炎,蕁麻疹,神經性皮炎,下肢潰瘍,皮膚搔痒症,無脈症。
身柱穴(12)
身,身體。柱,支柱。穴當兩肩胛岡之間,為背部負重支撐處。
穴位:背部正中線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處,約與肩胛岡內側端相平。
功能:利肺氣,泄熱,清神。
主治:胸中熱,身熱狂走,譫語,癲狂,咳嗽,口乾煩渴,哮喘,頭痛,胸背痛,腰脊強痛,疔瘡,虛勞,癲癇。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百口咳,精神分裂症,癔病,佝僂病、風濕性心臟病。
陶道穴(13)
督脉足太陽之交會穴。陶,金玉之屬也,此指穴内物質為天部肺金之性的温熱之氣。道,通行的道路也。該穴名意指督脉陽氣散熱後在此化為温熱之氣。本穴物質為身柱穴傳來的强勁陽氣,至本穴後,雖散熱化為温熱之性,但仍循督脉道路向上而行,故名。
穴位:頸部下端,當後正中線上,第一胸椎棘突和第二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
功能:補益肺氣
主治:頭痛項强,惡寒發熱,咳嗽,氣喘,骨蒸潮熱,胸痛,脊背酸痛,瘧疾,癫狂,角弓反張。
大椎穴(14)
大椎穴,又名百勞穴,為手三陽脈、足三陽脈與督脈之會穴。對各種神經症有鎮靜作用,大椎穴主瀉胸中之熱,全身之熱及消炎,對肺功能有明顯的改善與調整作用。「椎」原指一種捶擊工具,後因形似而用稱脊椎骨。脊椎骨中以第七頸椎棘突隆起最高,所以稱之為「大椎」,穴當其處故名。又名「百勞」,意指其穴能補虛治勞。
穴位:項背正中線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低頭時,項後正中隆起最高且隨俯仰轉側而活動者為第七頸椎棘突。穴在其下方,當第七頸椎棘突與第一胸椎棘突間。
功能:升陽,益氣,退熱,補虛。
主治:傷寒熱盛,時氣溫病,五勞七傷,諸虛百損,氣短不語,骨蒸盜汗,胸中鬱鬱,肺脹脅滿,咳嗽上氣,瘧疾,身熱,煩嘔,泄瀉,癲狂,癇,瘛瘲,頭痛,癭,頸項強痛,背膊拘急,熱不至肩,百節酸疼,夜臥不安,小兒急慢驚風,目眩,目昏流淚,目赤腫痛,衄血。發熱,中暑,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肺結核,百口咳,破傷風,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性癱瘓,甲頭腺疾患,黃疸,貧血,白細胞減少症,嗜酸粒細胸增多症,脾切除術後血小板過多症,視網膜絡膜炎,蕁麻疹,濕疹,頸椎病,上肢癱瘓,腦性癱瘓,扁桃體炎,咽炎。
啞門穴(15)
交會穴:督脈、陽維之會。啞,不能言語;門,門戶。督脈由此入繫舌本,與發音器官相關,主治「啞不能言」,故名。「喑」與「啞」,音別義同。
穴位:項部正中線後髮際直上0.5寸凹陷處,其深部約當第一頸椎(環椎)後弓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
功能:利舌咽,開竅,清神。
主治:舌緩,舌強,暗不能言,失音,項強,頭痛,頭重,中風,寒熱風痙,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鼻衄。聾啞,失語,癱瘓,神經性嘔吐,腦發育不全,癲癇,癔病,精神分裂症,破傷風,舞蹈病。
風府穴(16)
交會穴:《針灸甲乙經》:「督脈、陽維之會」;風,指風邪;府,集聚處。穴當風邪易侵之處,《素問‧風論》:「風氣循府而上,則為腦風。」位居脊椎第一節之上,所以又稱「上椎」。張舜民《畫墁錄》載:宋仁宗病,藥未驗,召草澤醫,始用針自腦後刺入,針方出,開眼曰:「好惺惺!」次日病大減。後有以「惺惺」稱所刺之穴(風府)。
穴位:項部正中線後髮際上1寸,當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處。深部為枕骨大孔後緣與環椎後弓之間。
功能:祛風,利喉舌,清頭目。
主治:頭痛,頭風,身重,惡寒,項急不得顧側,眩暈,舌急難言,喉嗌痛,腰腳疾,足不仁,感冒風寒,嘔吐不止,鼻不得喘息,狂易,多言不休,狂走欲自殺,目反妄見,暴暗不能言。感冒,落枕,美尼爾氏徵,神經性嘔吐,腰腿痛。
腦戶穴(17)
交會穴:督脈、足太陽之會。穴近枕骨大孔,為腦的門戶。穴在風府之上,故又稱「匝風」。有的枕骨變異,此處有骨縫,故又稱「合顱」(會顱)。
穴位:頭枕部正中線後髮際上2.5寸,枕外隆凸上緣凹陷處,當風府直上1.5寸。
功能:明目,鎮痙,祛風,清熱。
主治:視力疲勞,口眼歪斜,頭重,項痛,目赤痛,目不能遠視,目不明,目黃,風眩,腦中寒,癲疾,骨酸,狂,瘛瘲,面赤腫,舌本出血,寒熱,重衣不熱,汗出,頭中惡風,口噤羊鳴,喑不能言。口眼歪斜,視覺疲勞。
強間穴(18)
強,堅硬;間,中間。枕骨甚堅,穴當其中,故名。
穴位:頭枕部正中線後髮際上4寸處,當百會與風府連線的中點,下距腦戶1.5寸。
功能:清頭目、祛風邪。
主治:腦旋、目運、頭痛、煩心、嘔吐涎淋、項強、癲疾狂走、瘛瘲搖頭、口歪、淚出。失眠、癔病。
後頂穴(19)
後,指本穴所處之位為頭之後部。頂,擠頂也。後頂名意指督脉的上行陽氣中滯重水濕在此冷縮下行。本穴物質為强間穴傳来的陽熱風氣,在運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是散熱吸濕,至本穴后,滯重的水濕冷縮並循督脉下行,本穴如同有擠顶督脉氣血上行的作用,故名後頂。
穴位:位於人體頭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5.5寸(腦戶穴上3寸)。或當前、後髮際連線中點向後0.5寸取穴。
功能:祛風、明目。降濁升清。
主治:風眩、目眩、顱上痛、癫疾、瘛瘲、狂走,項直頸痛。脱髮、健忘、失眠、癔病、精神分裂症。
百會穴(20)
交會穴:《針灸甲乙經》:「督脈、足太陽之會」,《類經圖翼》補充作:督脈、手足少陽、足太陽、足厥陰之會。穴在頭頂,為一身之宗,百神所會。
穴位: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5寸處,約當兩耳尖直上頭頂中央。
功能:平肝熄風,安神,醒腦,開竅,明目,升提陽氣。
主治:頭痛、頂上痛、風頭重,目如脫,眩暉、心煩、驚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風、癲疾、驚悸、角弓反張、痙;痎瘧、耳鳴、泄瀉、便秘、脫肛、耳鳴、耳聾、鼻塞不聞香臭、頭不可左右顧、熱病汗出而善嘔。高血壓,低血壓,休克,競技綜合征,抑鬱症,神經衰弱,精神分裂症,遺尿,子宮脫垂,舞蹈病,鼻炎,鼻竇炎,偏癱。
前頂穴(21)
穴在頭頂部,當百會穴之前,故名。
穴位: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三寸五分處,當百會前一寸五分。
功能:祛風,明目。
主治:目眩,目瞑,惡風寒,面赤腫,顛頂痛,面目虛腫,目暴赤腫,兩眼失明,鼻多清涕,小兒驚癇。中風偏癱。
顖會穴(22)
囟,顱囟。會,會合。穴當前囟(額囟)所在處。
穴位: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2寸處,當百會前3寸。
功能:祛風、清頭目。
主治:頭痛,風眩,面腫,鼻塞不聞香臭,項痛,痙,寒熱,喘喝,目不能視,目泣出,善嘔煩滿,癲疾嘔沫,暫起僵仆,惡見風寒,面赤腫,風寒入腦。
上星穴(23)
《靈樞‧九針論》:「星者人之七竅」,穴居面部七竅之上方,故名。又近額部,故稱明堂、神堂、鬼堂。
穴位:頭頂正中線前髮際後一寸處。
功能:泄熱,利竅,清頭目。
主治:熱病汗不出,風眩,善嘔煩滿,目中痛不能視,頭痛引頷痛,面澼腫,鼻塞,鼻流清涕,鼻鼽衄,痎瘧,顏青,癲疾。鼻炎,角膜炎。
神庭穴(24)
交會穴:督脈、足太陽、陽明之會。庭,府前廣場。腦為元神之府,面為神之庭,穴居其上,故名。位當前髮際,故又稱「髮際」。
穴位:頭額正中線上前髮際後五分處。
功能:安神,利竅,祛風,泄熱。
主治:風眩,善嘔,煩滿,頭胸,頭腦中寒,鼻鼽衄,驚悸,目腫,目翳,目不能視,目泣出,痎瘧,喘喝,癲疾嘔沫,驚風,腰脊強。抑鬱症。
素髎穴(25)
素,有本始的意思;髎,指穴位。人之胚胎,鼻先結形,為人身本始,故名。又釋「素」為白色,肺開竅于鼻,屬金而應白色。穴居面部正中鼻端,故又稱面王、鼻准、準頭。
穴位:面部鼻尖正中央。
功能:利鼻竅,蘇厥逆。
主治:鼻塞,多涕,鼻衄,不聞香臭,抽搐,驚厥,小兒驚風,鼻赤,狂。休克,呼吸驟停,心跳驟停,心動過緩,酒糟鼻,鼻炎,呃逆,新生兒窒息。
水溝穴(26)
交會穴:督脈、手足陽明之會。鼻下凹陷似水溝,穴在其中,故名。水溝似人形,《釋名‧釋形體》:「鼻下曰立人,取立于鼻于狹而長似人立也。」穴居其中,故又稱「人中」。又釋,人指人部,居天(上)部與地(下)部之間。鼻主天氣(呼吸),口主地氣(飲食),穴在口鼻之間的人部之中。《老子釋略》:「鼻為天門,口為地戶,天地間人中是也。」
穴位:面部上唇人中溝正中線上1/3折點處。
功能:開竅,醒神,升陽,消腫,利腰脊。
主治:卒死,尸厥,昏迷,中風閉證,口噤不開,驚風,癲,狂、癇,失笑無時,乍喜乍哭,寒熱,心腹絞痛,黃疸,水腫,消喝,歪僻,面腫虛浮,面痒如虫行,唇動,目風痒赤痛,鼻鼽,鼻衄,不聞香臭,鼻內生瘡,口氣,頭痛,脊背強痛,挫閃腰痛。暈厥,休克,呃逆,遺尿,尿瀦留,破傷風,面神經麻痹,癔病,精神分裂症,舞蹈病,抽搐,面肌痙攣,暈車,暈船,暈機,急性腰扭傷。
兌端穴(27)
本穴《針灸甲乙經》屬手陽明,《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歸入督脈。兌」通「銳」,穴當上唇尖端,故名。《醫心方》作:「唇上銳之端」。
穴位:面部上唇尖端處,當人中溝下端皮膚與唇的移行部。
功能:清神,泄熱。
主治:癲疾,小便赤澀,舌乾,唇吻強,上齒齲痛,消渴,衄血,寒熱。
齦交穴(28)
交會穴:《素問‧氣府論》王冰註:督脈、任脈二經之會;足陽明胃經「入上齒中」,故《奇經八脈考》補充作:任、督、足陽明之會。穴位於唇內上齒齦與唇繫帶連接處,又為任、督兩脈之會,故名。
穴位:上唇內,唇繫帶與上齒齦連接處,張口取之。
功能:開竅,明目。
主治:目痛不明,鼻中息肉不利,鼻頭額癰中痛,面赤,心煩痛,頸項急不得回攝,口不可開,骨槽風,痙,煩滿,寒熱,口僻,癲狂,齒間出血。痔,急性腰扭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