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阳膀胱经.jpg

足太陽膀胱經,十二正經之一,與足少陰腎經相表里。本經起於睛明,止於至陰,左右各67個腧穴,有49個穴位分佈在頭面部、項背部和腰背部,18個穴位分佈在下肢後。

足太陽膀胱經:從內眼角開始(睛明),上行額部(攢竹、眉衝、曲差;會神庭、頭臨泣),交會于頭頂(五處、承光、通天;會百會)。

它的支脈:從頭頂分出到耳上角(會曲鬢、率谷、浮白、頭竅陰、完骨)。

其直行主幹:從頭頂入內絡于腦(絡卻、玉枕;會腦戶、風府),復出項部(天柱)分開下行:一支沿肩胛內側,夾脊旁(會大椎、陶道;經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到達腰中(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進入脊旁筋肉,絡于腎,屬於膀胱(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一支從腰中分出,夾脊旁,通過臂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進入窩中(殷門、委中)。

背部另一支脈:從肩胛內側分別下行,通過肩胛(附分、魄戶、膏肓俞、神堂、、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經過髖關節部(會環跳穴),沿大腿外側後邊下行(浮郄、委陽),會合于窩中(委中)──由此向下通過腓腸肌部(合陽、承筋、承山),出外踝後方(飛揚、跗陽、崑崙),沿第五跖骨粗隆(僕參、申脈、金門、京骨),到小趾的外側(束骨、足通谷、至陰),下接足少陰腎經。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的病症:頭重痛,眼睛要脫出,後項象被牽引,脊背痛,腰好像折斷,股關節不能彎曲,腘窩好像凝結,腓腸肌像要裂開;還可發生外踝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本經所屬腧穴就能主治有關「筋」方面所發生的病症:痔,瘧疾,躁狂、癲癇,頭囟後項痛,眼睛昏黃,流淚,鼻塞、多涕或出血,後項、背腰部、骶尾部、膝彎、腓腸肌、腳都可發生病痛,小腳趾不好運用。

 

睛明穴(1)

睛明穴.jpg

《針灸甲乙經》:手足太陽、足陽明之會;《素問‧氣府論》王冰注補入陰蹻、陽蹻。睛,眼睛;明,明亮。穴治目視不明,故名。精與睛通,故又作「精明」。

穴位:面部,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當上瞼部眼眶內側緣與眼球之間空隙部。

功能:疏風、明目。

主治:目赤痛、胬肉侵睛、迎風流淚,內外翳障,雀目冷淚、小兒疳眼,目內眥痒痛,目視不明,憎寒、頭痛、目眩、近視、遠視、青盲、翻胃、呃逆。角膜炎、視網膜炎,夜盲,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青光眼、早期輕度白內障,角膜白斑、翼狀胬肉、癔症性弱視、視網膜動脈阻塞、視網膜色素變性、結膜炎、淚腺炎、淚囊炎、沙眼、電光性眼炎、斜視、面神經麻痹、眼輪匝肌痙攣,心動過速。

 

攢竹穴(2)

攢竹穴.jpg

攢,聚集;竹,形容眉毛。穴居眉頭,皺眉時此處眉毛簇聚,形如細竹攢集,故名。又名「眉本」(《素問‧氣穴論》)、「眉頭」(《素問‧骨空論》)、「員柱」(《外台秘要》,《針灸甲乙經》誤作「員在」)均與眉及所處部位有關。

穴位:面部眉頭陷中,當眶上切跡處。

功能:祛風、泄熱、明目。

主治:頭風、頭痛、眉稜骨痛、汗出寒熱、惡風寒、風眩、面赤頰痛、眼瞼瞤動、目眩、目翳、目赤腫痛、胬肉攀睛、迎風流淚、熱淚常流、目視不明、目難遠視、目如欲脫、鼻鼽衄、心煩、不得臥、癲狂、小兒驚癇、瘛瘲、項強、痔疾。前額痛、肌緊張性頭痛、結膜炎、角膜炎、淚囊炎、近視、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面神經麻痹、玻璃體混濁、羞明、眼瞼下垂、麥粒腫、失眠、鼻塞、肛門部術後疼痛。

 

眉衝穴(3)

眉衝穴.jpg

眉,眉頭;衝,直上。穴當眉頭直上入髮際處,故名。

穴位:頭部,攢竹直上入前髮際5分處,當神庭與曲差之間,神庭旁5分。

功能:祛風、通竅、清神。

主治:頭痛、鼻塞、眩暈、癲癇、目赤腫痛。眼瞼瞤動、眼瞼下垂、結膜炎、三叉神經痛。

 

曲差穴(4)

曲差穴.jpg

曲,隐秘也。差,派遣也。該穴名意指膀胱經氣血由此輸送頭之各部。本穴物質為眉冲穴傳來的水濕之氣,在本穴的變化為進一步的吸熱脹散並輸送頭之各部,但因其氣血水濕成份少如若有若無之状,故名。

穴位:人體的頭部,當前髮髻正中直上0.5寸,旁開1.5寸,即神庭穴與頭维穴連線的内1/3與中1/3交點。

功能:清熱明目、安神利竅、清降濁。

主治:頭痛、眩晕、鼻炎、鼻竇炎、鼻塞、目視不明、結膜炎。

 

五處穴(5)

五處穴.jpg

處,居處、部位。從本穴起至玉枕共五穴,即《素問‧氣穴論》所說:「頭上五行,行五」穴之一,故名。

穴位: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上星)旁開1.5寸處,當曲差後5分。

功能:祛風、通竅、泄熱。

主治:眩暈、頭重痛、汗出、寒熱、瘛瘲、癲疾、目不明、鼻鼽衄、善噫、喘息不利,脊強反折,時時嚏不已,風痹。三叉神經痛。

 

承光穴(6)

承光穴.jpg

承,承受;光,陽光。穴居頭頂部為承受陽光之處,故名。

穴位:頭頂部,前髮際正中直上2.5寸,頂正中線旁開1.5寸處。當五處後1.5寸。

功能:祛風通竅。

主治:風眩頭痛、欲嘔煩心、鼻多清涕、鼻塞不聞香臭、口歪、目眩、目翳、青盲、目視不明。感冒、鼻炎、鼻竇炎。

 

通天穴(7)

通天穴.jpg

通,通達;天,指頭頂部。穴居頭頂部,足太陽膀胱經由此會通於巔頂百會穴,故名。別名天臼(針灸甲乙經),臼為凹陷之意,此用指穴位。

穴位: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處,當承光後1.5寸。

功能:祛風通竅。

主治:頭痛重、鼻窒鼽衄,鼻淵、多涕,不聞香臭,偏風,口眼歪斜,項痛,眩暈、喘息,癭氣、面腫、耳鳴、青盲、暈厥、暫起僵仆。鼻竇炎、鼻炎、高血壓、中風後遺症、遺尿、足跟痛。

 

絡卻穴(8)

絡卻穴.jpg

絡,網絡;卻,進而復返。足太陽膀胱經「從巔入絡腦,還出」,故名。

穴位: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處,當通天後1.5寸。

功能:祛風通竅、安定神志。

主治:風眩、頭痛、頭旋、耳鳴、嘔吐、口歪。青盲內障,目無所見。鼻塞、項腫癭瘤、瘛瘲、狂走,癲疾僵仆、妄見、恍惚不樂。近視。

 

玉枕穴(9)

玉枕穴.jpg

枕骨古名玉枕骨,穴居其上,故名。

穴位:後頭部後髮際正中直上2.5寸(腦戶)旁開1.5寸凹陷處,與枕外隆凸上緣相平,當天柱直上2.5寸。

功能:祛風、明目、清神。

主治:頭重、頭眩、項痛、惡風寒、嘔吐、癲疾,目系急痛、視不清,不能遠視、鼻塞無聞、卒起僵仆、失枕、耳聾。近視、枕神經痛、口瘡、足痒。

 

天柱穴(10)

天柱穴.jpg

天指頭部;項肌隆起如柱,穴在其旁。故名。

穴位:項後髮際,斜方肌外緣凹陷處,當後髮際正中旁開1.3寸。

功能:清熱、祛風、明目、利竅。

主治:頭重痛、肩背痛、眩暈、目瞑不能視、目赤痛,目泣出,目如脫,項如拔、項強惡風、癲癇、痙、厥逆、熱病汗不出、鼻塞、咽腫,小兒驚癇,目上反,足不仁。食管痙攣、扁桃體炎、咽炎、喉炎、視網膜出血。

 

大杼穴(11)

大杼穴.jpg

骨會。《針灸大成》:「袁氏曰:肩能負重,以骨會大杼也。」交會穴:足太陽、手太陽之會;《素問‧氣穴論》王冰注作:督脈別絡、手足太陽之脈之會。《外台秘要》作:足太陽、手少陽之會。杼,指梭(織布工具)。脊椎兩側有橫突隆出,形如織梭,古稱「杼骨」。穴近第一胸椎,故名。又居背俞之首,故別名大腧。《靈樞‧背腧》:「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馬蒔註:「大腧者,大杼也。」

穴位:背部第一胸椎棘突下(陶道)旁開1.5寸處。

功能:祛風、清熱、平氣逆、舒筋骨。

主治:頭痛、寒熱、頸項痛不可以俯仰,腰背痛,肩背痛、喉痹、咳嗽、胸滿、氣喘、瘧疾、瘛瘲、傷風汗不出、身熱、膝痛不可屈伸、腹痛、腰脊急強、癲疾、胸中煩急、腠理不密易感風寒、骨髓冷痛、骨蒸潮熱。支氣管炎、感冒、發熱、胸膜炎、肺炎、癲癇、背肌風濕痛、椎神經綜合症、骨結核、中暑、頸椎病壓痛點。

 

風門穴(12)

風門穴.jpg

督脈、足太陽之會。風,風邪。門,門戶。穴居項背部,為風邪出入之處。故名。

穴位: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約與肩胛骨上角相平。

功能:祛風解表、宣肺利氣。

主治:風眩頭痛,鼻塞流涕,頸項強,目瞑、咳嚏不已、嘔逆上氣、胸背痛、胸中熱、發背癰疽、瘡癤、黃疸、傷風、咳嗽、頭痛、腠理疏易感風寒、肩背酸痛。感冒、肺炎、支氣管炎、胸膜炎,百日咳,蕁麻疹。

 

肺俞穴(13)

肺俞穴.jpg

肺臟背俞穴。俞,通輸。穴與肺臟相應,為肺的背俞穴。

穴位: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旁開1.5寸處。約與肩胛岡內側端相平。

功能:調肺氣,補虛,清熱。

主治:肺脹、肺痿、癆瘵,骨蒸、潮熱、自汗、盜汗、吐血、胸滿上氣、哮喘、咳嗽、背急脊強、嘔沫,胸脅支滿,不嗜食,汗不出、腰脊痛、癲疾、瘛瘲、喉痹,口中唾涎、癭氣、虛煩口乾、肉痛皮痒、小兒龜背、積聚、癘風、歲熱時行、痰盛失音。肺結核、肺炎,支氣管炎、胸膜炎、百日咳、肺膿瘍、肋間神經痛、皮膚搔痒症、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症、麥粒腫。

 

厥陰俞穴(14)

厥陰俞穴.jpg

心包背俞穴。《針灸聚英》:「厥陰俞即心包絡俞也」。厥陰,指心包;俞,通輸。穴與心包相應,為心包背俞穴。

穴位: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功能:寬胸利氣、寧心安神。

主治:胸中膈氣聚痛,逆氣、嘔吐,心痛、胸悶、咳嗽,兩胛痛楚、煩躁。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

 

心俞穴(15)

心俞穴.jpg

心臟背俞穴。《靈樞‧衛氣》:「手少陽之本,在銳骨之端,標在背腧也。」穴與心相應,為心的背俞穴。

穴位: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旁開1.5寸處。

功能:寧心、安神、瀉五臟之熱。

主治:寒熱、心痛,心胸煩悶,咳嗽、吐血、嘔吐、不食,瘧疾,癲狂癇、盜汗、失眼、健忘、短氣,腹脹滿,食不消化,鼻衄,脅下痛,多涎、善噎、黃疸、心懊憹徹背痛,心虛驚惕、便血、噎膈、發背、目痛、目昏、白睛赤紅、虛勞。心臟疾患,下消化道出血,神經衰弱,癲癇,精神分裂症、肋間神經痛、支氣管炎、心律失常。

 

督俞穴(16)

督俞穴.jpg

督指督脈,俞即轉輸,此穴居督脈中點之旁,是督脈之氣轉輸的部位,故名督俞。督,有督統、正中之義,指督脈。俞,指腧穴。督脈貫脊而行,為臟腑諸俞之所依附,故能督正諸俞,貫通腰脊。既為督脈之俞,義為諸陽之督也。督脈及脊柱居人身之中,通乎脊柱,可以總督諸陽,為背部諸俞之統帥。

穴位:背部,當第6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能:寬胸利膈 調腸和胃 理氣止痛 強心通脈

主治:心痛,胸悶,呃逆,腹痛腹脹,腸鳴,惡寒發熱,背部疔瘡,心痛,腹痛,腹脹,心絞痛,乳腺炎,銀屑病,咳嗽,氣短,胃痛,心內外膜炎,冠心病心絞痛,膈肌痙攣,皮膚瘙癢癥,冠心病,心動過速,心內外膜炎,胃炎,皮膚瘙癢

 

膈俞穴(17)

膈俞穴.jpg

血會,《針灸大成》:「血病治此,蓋上則心俞,心主血;下則肝俞,肝藏血;故膈俞為血會。又足太陽多血,血乃水之象也。」膈,膈肌。俞,通輸。穴與膈肌相應。

穴位: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陽)旁開1.5寸處,約與肩胛骨下角相平。

功能:寬胸膈、清血熱。

主治:貧血、慢性氣管炎、呃逆、蕁麻疹、風濕性關節炎。

 

肝俞穴(18)

肝俞穴.jpg

肝臟背俞穴。《靈樞‧衛氣》:「足厥陰…標在背俞也。」俞,通輸。穴與肝臟相應,為肝的背俞穴。

穴位: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縮)旁開1.5寸。

功能:疏肝利脅、清熱除濕、養血明目。

主治:肝脹、黃疸、肝風、脅痛、筋急而痛、眩暈、癲疾、肩項痛、驚狂、鼻衄、吐血、咳嗽、胸痛、腹脹、食不消化、目昏花不明、雀目、青盲昏翳、目淚出多眵、內眥赤痛痒、積聚痞痛、癰疽、瘡癤、瘰癧。病毒性肝炎、膽囊炎、胃病、眼病、肋間神經痛、神經衰弱、月經不調、肝硬化。

 

膽俞穴(19)

膽俞穴.jpg

膽囊背俞穴。俞、輸通。穴與膽相應,為膽的背俞穴。

穴位:背部第十胸椎棘突下(中樞)旁開1.5寸處。

功能:調肝膽、利胸脅。

主治:胸滿、嘔無所出、口苦、舌乾、飲食不下、脅痛不得臥、目黃、黃疸、勞瘵、吐逆、短氣、骨蒸勞熱、驚悸、面黃赤斑。病毒性肝炎、急性腹痛(包括膽絞痛)、膽囊炎、膽道蛔虫症、胃炎。

 

脾俞穴(20)

脾俞穴.jpg

脾的背俞穴。脾,脾臟也。俞,輸也。脾俞名意指脾臟的濕熱之氣由此外輸膀胱經。

穴位: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能:利濕升清、健脾和胃、益氣壮陽。

主治:腹脹,黃疸,嘔吐,泄瀉,痢疾,便血,水腫,背痛。

 

胃俞穴(21)

胃俞穴.jpg

胃腑背俞穴。俞,通輸。穴與胃相應,為胃的背俞穴。

穴位: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功能:健脾胃、消積滯。

主治:胃中寒脹、食多身瘦、腹中滿鳴、胸脅支滿、嘔吐、脊急痛、食不下、痢疾、泄瀉、脫肛、臌脹、口吐清水、噁心、小兒吐乳。胃痛、胃炎、胃擴張、胃下垂、消化性潰瘍、胰腺炎、肝炎、腸炎、失眠。

 

三焦俞穴(22)

三焦俞穴.jpg

三焦背俞穴。俞,通輸。穴與三焦相應,為三焦的背俞穴。

穴位: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懸樞)旁開1.5寸處。

功能:疏調三焦、通利水道。

主治:頭痛、食不消、腹脹、腸鳴、欲嘔、泄瀉、腰背痛、寒熱往來、小便不利、肩背拘急、尿血、症瘕、口苦唇裂、消渴、口吐清涎、目眩、赤白痢疾不止、水腫。胃炎、腸炎、腎絞痛、腎炎、腹水、尿瀦留、遺尿、神經衰弱。

 

腎俞穴(23)

腎俞穴.jpg

腎臟背俞穴。《靈樞‧衛氣》:「足少陰…標在背俞與舌下兩脈也」。俞,通輸。穴與腎臟相應,為腎的背俞穴。

穴位: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門)旁開1.5寸處,約與肋弓緣下端相平。

功能:益腎氣、利腰脊、聰耳目。

主治:虛勞羸瘦、面目黃黑、腰痛、耳鳴、耳聾、遺精、滑精、腳膝拘急、水腫、小便不利、尿血、頭重身熱、足寒如冰、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陰中痛、腹瀉、消渴、久喘久咳、足攣、欲嘔、心痛如懸、兩脇引痛、小腹急痛、面赤熱、小便濁赤、遺尿、手足不遂、精冷無子。腎炎、腎絞痛、蛋白尿、腎下垂、貧血、脊髓灰質炎後遺症、高血壓、糖尿病、尿路感染。

 

氣海俞穴(24)

氣海俞穴.jpg

俞,通輸。穴近脊柱最凹處(第三腰椎棘突),與腹部任脈氣海穴前後相應。

穴位:背部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功能:調下焦、健腰膝。

主治:腰痛、腿膝不利、痔漏、瀉血。月經不調、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下肢癱瘓。

 

大腸俞穴(25)

大腸俞穴.jpg

大腸背俞穴。俞,通輸。穴與大腸相應,為大腸的背俞穴。

穴位: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腰陽關)旁開1.5寸處,約與髂嵴最高點相平。

功能:調腸府、利腰腿。

主治:腹中雷鳴、腸鳴、腹瀉、食不消化、小腸絞痛、腰脊強痛、便秘、小便不利、腹脹、臟毒便血、脫肛、痔血、痢疾、繞臍切痛。腸炎、菌痢、腸梗阻、痛經、遺尿、骶髂關節炎、腰腿痛。

 

關元俞穴(26)

關元俞穴.jpg

俞,通輸。穴與腹部任脈關元穴前後相應。

穴位:腰部第五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功能:益腎、健腰。

主治:腰痛、泄瀉、痢疾、腹脹、小便難、婦人瘕聚。慢性腸炎、糖尿病、貧血、慢性盆腔炎、膀胱炎。

 

小腸俞穴(27)

小腸俞穴.jpg

穴與小腸相應,為小腸背俞穴。

穴位:骶部骶正中嵴旁開1.5寸,與第一骶後孔相平處。當上髎外方,髂後上棘與骶骨間的凹陷中。

功能:通調小腸、清利濕熱。

主治:小腹痛、腰脊強痛、小便黃赤、口乾、腹瀉、便膿血、小便不利、痔痛、帶下、小便淋瀝、遺尿、頭痛、中暑、遺精、便秘、消渴。骶髂關節炎、腸炎、盆腔炎。

 

膀胱俞穴(28)

膀胱俞穴.jpg

穴與膀胱相應,為膀胱背俞穴。

穴位:骶部骶正中嵴旁開1.5寸,與第二骶後孔相平處,當次髎外方。

功能:調膀胱、健腰脊。

主治:腰脊強痛、虛勞、小便赤澀、泄瀉、痢疾、小便混濁、少腹脹痛、遺尿、腰膝寒冷無力、婦女瘕聚、陰部腫痛、小便不通。腰腿痛、坐骨神經痛、糖尿病、盆腔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

 

中膂俞穴(29)

中膂俞穴.jpg

膂,脊旁隆起的肌肉。穴在膂肌之內,前對中極,故名。(《靈樞‧刺節真邪》名「中膂」,《針灸甲乙經》名「中膂內俞」)

穴位:骶部骶正中嵴旁開1.5寸,與第三骶後孔相平處,當中髎外方。

功能:健腰、止瀉。

主治:腰脊痛不得俯仰、腹脹、脅痛、痢疾、腎虛消渴、腋攣、疝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陰莖勃起障礙。

 

白環俞穴(30)

白環俞穴.jpeg

白環,指臀部。以與環跳穴相近而名。

穴位:骶部骶正中嵴旁開1.5寸,與第四骶後孔相平處,當下髎外方。

功能:清利濕熱、健腰腿。

主治:腰脊強痛、小便黃赤、疝痛、手足不仁、大小便不利、遺精、血崩、帶下、月經不調、不孕、脫肛、痔、腳膝不遂、虛勞骨蒸。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盆腔炎、子宮內膜炎、前列腺炎、肛門疾患、脊髓灰質炎後遺症。

 

上髎穴(31)

上髎穴.jpg

八髎穴之一;交會穴:足太陽、少陽之絡。髎,又作「窌」,骨孔。穴當第一骶後孔部,位居八髎之最上,故名。

穴位:髎,又作「窌」,骨孔。穴當第一骶後孔部,位居八髎之最上,故名。

功能:理下焦、健腰腿。

主治:腰痛、大小便不利、遺尿、腰腿冷痛、陰挺、赤白帶下、陰中痒痛、月經不調。腰腿痛、坐骨神經痛、催產、引產、盆腔炎、睪丸炎、下肢癱瘓。

 

次髎穴(32)

次髎穴.jpg

八髎穴之一。次,其次,第二;髎,又作窌,骨孔。穴當第二骶後孔部,位在上髎之下,居八髎穴之次,故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

穴位:骶部,髂後上棘內下方1寸許,適對第二骶後孔凹陷處,外與膀胱俞相平。

功能:理下焦、健腰膝。

主治:腰痛、腰背寒、腰足不仁、心下積脹、疝氣、小便赤淋、赤白帶下、痢疾、腸鳴、泄瀉、便秘。腰腿痛、坐骨神經痛、閉經、陰道炎、陰道痙攣、產後宮縮痛、尿路感染、下肢癱瘓、痔、尿瀦留、尿失禁。

 

中髎穴(33)

中髎穴.png

八髎穴之一。中,中間、髎,又作窌,骨孔。穴當第三骶後孔部,位居上、次、中、下八髎穴之中,故名。

穴位:骶部,次髎內下方8分許,適對第3骶後孔凹陷處;外與中膂俞相平,距背正中線約6分許。

功能:理下焦、健腰膝。

主治:腰痛、腰尻中寒、小腹脹、大便難、泄瀉、痢疾、小便淋瀝、月經不調、赤白帶下。前列腺炎、盆腔炎。

 

下髎穴(34)

下髎穴.jpg

八髎穴之一。交會穴:《素問‧繆刺論》王冰註:「足太陰、厥陰、少陽所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足太陽、厥陰所結」;《類經圖翼》:「足厥陰支別者與太陰、少陰所結之會」。髎,又作窌,骨孔。穴當第四骶後孔部,應居八髎穴之最下,故名。

穴位:骶部,中髎內下方5分許,適對第四骶後孔凹陷處;外與白環俞相平,當骶管裂孔上方旁開5分許。

功能:理下焦、健腰腿。

主治:腰痛、少腹痛、腸鳴、泄瀉、便血、陰中痒痛、婦女淋濁不、赤白帶下。痛經、盆腔炎、高血壓、前列腺炎。

 

會陽穴(35)

會陽穴.jpg

會,會合、陽,指陽經。穴在尾骨兩旁,為足太陽膀胱經與陽脈之海督脈經氣會合之處,故名。

穴位:骶部尾骨端旁開5分凹陷處,當長強外上方。

功能:止瀉、提肛。

主治:腹中有寒、泄瀉、痢疾、便血、痔、陰汗、陽痿、赤白帶下、婦人經行腰腿疼痛。便秘、尿失禁、尿瀦留、陰莖勃起障礙、前列腺炎。

 

承扶穴(36)

承扶穴.jpg

承,承受;扶、支持。穴當股部肌肉豐厚有力處,故名。又名「肉郄」,意指位居臀部肌肉隆起處下方橫紋凹陷孔隙處。

穴位:大腿後面,臀下橫紋的中點。

功能:利腰腿、消痔、止瀉。

主治:腰脊痛、尻脊股臀陰寒大痛、小便不利、痔、篡痛、便秘、臀疽瘡毒、陰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

 

殷門穴(37)

殷門穴.jpg

殷,盛大、眾多、富足也。門,出入的門户也。殷門名意指膀胱經的地部水濕在此大量氣化。本穴物質為承扶穴脾土中外渗而至的地部水濕,至本穴後,水濕分散於穴周各部並大量氣化,氣血物質如充盛之状,故名殷門。

穴位:位于大腿後面,當承扶與委中的連線上,承扶下6寸。

功能:强腰膝、舒筋通络。

主治:腰脊疼痛、腰部扭挫傷、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痹、腰突症、前列腺炎、尿路不暢、 尿滴

 

浮郄穴(38)

浮郄穴.png

浮,指上方;郄,指膝彎空隙處。穴在膕窩上方,故名。

穴位:大腿後面,膕橫紋上1寸,股二頭肌內側緣凹陷處,當委陽內上方1寸。

功能:舒筋、清熱。

主治:小腹熱、大便堅、髀樞不仁、轉筋、不得臥、股內貼骨癰毒。腓腸肌痙攣、膀胱炎。

 

委陽穴(39)

委陽穴.jpg

三焦下合穴。《靈樞‧邪氣藏府病形》:「三焦合入于委陽」。委,彎曲;陽,指外側。穴當膝彎正中委中穴外側,故名。

穴位:膝彎部膕橫紋外側端,股二頭肌腱內側緣凹陷處。

功能:舒筋、利下焦。

主治:腰脊痛、胸滿、身熱、小腹滿、痿厥、癲疾、瘛瘲、小便淋瀝、癃閉、腋下腫痛、遺尿、下肢攣痛、痔、轉筋。乳糜尿、腓腸肌痙攣。

 

委中穴(40)

委中穴.jpg

合(土)穴。《靈樞‧邪氣藏府病形》:「膀胱合入于委中央」。委,彎曲。穴當膝彎中央,《靈樞‧本輸》:「委中,膕中央,為合,委而取之。」故名。

穴位:膝彎膕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之間凹陷處。

功能:泄熱、舒筋、利腰腿。

主治:腰脊強痛、身熱、少腹堅腫、小便不利、髀樞痛、腳膝風濕、中暑、癲癇、衄血不止、痔、篡痛、遺尿、目不明、瘛瘲、頭痛、股膝攣痛、風濕痹痛、半身不遂、腳弱無力、熱病汗不出、腹痛、癰疽發背、渾身瘡癩、嘔吐、泄瀉、痢疾、痧症、疔瘡、髮際瘡、中風昏迷、牙關緊閉、轉筋、咽喉疼痛。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急性胃腸炎、腓腸肌痙攣、下肢癱瘓、膝關節痛、風疹、濕疹、丹毒、癤、臀部毛囊炎。

 

附分穴(41)

附分穴.jpeg

交會穴:《外台秘要》:「手、足太陽之會」。附,依附;分,別行。足太陽膀胱經在項下分成兩行而下,其中一行傍附於背俞,穴居此行之首,故名。

穴位: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當肩胛骨上角內緣凹陷處。內與風門相平,上對肩外俞。

功能:舒筋活络,疏風散邪。

主治:肩背拘急、風冷客于腠理、頸項強痛、背痛引頭、臂肘不仁。背肌風濕痛、頸椎病。

 

魄戶穴(42)

魄戶穴.png

魄,氣之靈。《靈樞‧本神》:「肺藏氣,氣舍魄」「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戶,門戶。穴在肺俞之外旁,故名。

穴位: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旁開3寸,當肩胛岡內側端旁凹陷處。內與肺俞相平。

功能:理肺、補虛。

主治:肩膊間急、背痛引頸、嘔吐、煩滿、咳逆上氣、虛勞、肺痿、體熱勞嗽。背肌風濕痛。

 

膏肓穴(43)

膏肓穴.jpg

膏,膏脂、油脂也。肓,心脏與膈膜之間也。膏肓名意指膜中的脂類物質由此外輸膀胱經。穴外輸膀胱經的氣血物質為心臟與膈膜之間的膏脂(此膏肓由五谷精微所化),故名膏肓。

穴位: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寬處(或左右旁開三寸),肩胛骨内側,一壓即疼。

功能:散熱排脂、補虚益損、調理肺氣。

主治:咳嗽、氣喘、健忘、遗精、肺结核、支氣管炎、肩膀肌肉僵硬、酸痛、哮喘、乳腺炎、各種慢性虚損性疾病

 

神堂穴(44)

神堂穴.jpg

神,神氣;堂,居室。心藏神,穴在心俞之旁,故名。

穴位: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神道)旁開3寸處,內與心俞相平。

功能:寬胸、寧心。

主治:肩痛、脊背急強、胸腹滿、氣逆上攻、善噫、洒淅寒熱、哮嗽痰涎。冠心病、神經衰弱。

 

噫譆穴(45)

噫譆穴.jpg

「譩譆」原指嘆氣聲,《素問‧骨空論》:「厭(壓)之,令病者呼譩譆,譩譆應于乎。」故名。

穴位:背部第6胸椎棘突下(靈台)旁開3寸處,內與督俞相平。

功能:利氣寬胸,清熱補虛。

主治:喘逆、肩胛內廉痛、脅脹痛、胸腹脹滿、熱病、溫瘧、目眩、鼻衄、肘腫、頭痛、多汗、熱病汗不出、目痛、氣噎、勞損虛乏、虛煩勞熱。肋間神經痛。

 

膈關穴(46)

陽綱穴.jpg

關,關口。穴在膈俞之外旁,故名。

穴位: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至陽)旁開3寸處。內與膈俞,外與肩胛骨下角相平。

功能:利氣降逆。

主治:背痛、脊強、飲食不下、嘔噦多涎、胸中噎悶、大小便不利。膈肌痙攣、賁門失弛緩。

 

魂門穴(47)

魂門穴.png

魂,魂靈。《靈樞‧本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門,門戶。「肝藏血,血舍魂」穴在肝俞之外旁,故名。

穴位: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筋縮)旁開3寸處,內與肝俞相平。

功能:疏肝利脅、和中健胃。

主治:胸脅脹滿、胸背連心痛、飲食不下、嘔吐多涎、腹中雷鳴、大便不節、小便黃赤、胃冷食而難化、筋攣骨痛、渾身骨節痛。夜盲。

 

陽綱穴(48)

陽綱穴.jpg

膽腑為陽,乃陽氣之綱。穴在膽俞之旁,故名。

穴位: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中樞)旁開3寸處,內與膽俞相平。

功能:清熱利濕,疏肝健脾,利膽退黃

主治:身熱、目黃、飲食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節、小便黃赤、泄瀉、痢疾、腹脹滿、目赤、消渴。黃疸、肝炎。

 

意舍穴(49)

意舍穴.jpg

意,意念。《靈樞‧本神》:「心有所憶謂之意」。舍,居所。「脾藏營,營舍意」穴在脾俞之旁,故名。

穴位: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脊中)旁開3寸處,內與脾俞相平。

功能:健脾、消脹、利濕熱。

主治:腹脹滿、泄瀉、消渴、身熱、腸鳴、胸肋脹滿、背痛惡寒、飲食不下、嘔吐、咳嗽、面目黃、噎塞。消化不良、糖尿病。

 

胃倉穴(50)

胃倉穴.png

胃,胃腑也。倉,存蓄聚散之所也。該穴名意指胃腑的濕熱陽氣由此外輸膀胱經。本穴物質為來自於胃腑的濕熱陽氣,至本穴後,因受人體重力場的作用,濕重而熱的陽氣既不能上行又不能下行,濕熱陽氣屯留於本穴之中,故名。

穴位: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處,內與胃俞相平。

功能:益氣壮陽、和胃健脾、消食導

主治:腹脹、水腫、飲食不下、脊背痛不可俯仰。胃痛、小兒食積、腰肌勞損。

 

肓門穴(51)

肓門穴.jpg

肓,肓膜;門,門戶。三焦衛氣「熏于肓膜」,穴在三焦俞外旁,故名。

穴位:腰部第1腰椎棘突下(懸樞)旁開3寸處,近第12肋下緣,內與三焦俞相平。

功能:積脂降濁。

主治:腹部痞塊、婦人產後病、腹痛、便秘。脾腫大。

 

志室穴(52)

志室穴.png

志,意之所存(《靈樞‧本神》);室,居處。《靈樞‧本神》:「腎藏精,精舍志」,穴在腎俞之旁,故名。別名精宮(《醫學入門》),含義相似。

穴位: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門)旁開三寸處,與腎俞和肋弓緣下端相平。

功能:益腎、健腰。

主治:腰痛、脊強、兩脇脹滿、小腹堅急、小便淋瀝、遺精、陰部腫痛、陽痿、水腫。腎下垂、腎絞痛、腎炎、前列腺炎、陰囊濕疹、下肢癱瘓、腰肌勞損。

 

胞肓穴(53)

胞肓穴.gif

胞,即脬,指膀胱;肓有「膜」的含義。穴在膀胱俞旁,故名。

穴位:臀部,骶中嵴旁開3寸,與第2骶後孔(次髎)及第十九椎下相平。

功能:利大小便。

主治:腰脊痛、少腹滿堅、癃閉、腸鳴、便秘。臀上皮神經痛、下肢痹痛。

 

秩邊穴(54)

秩邊穴.jpg

秩,次序;邊,邊緣。本穴排列在背部足太陽膀胱經第二側線最下邊,故名。

穴位:臀部,骶正中嵴旁開3寸,與第4骶後孔(下髎)及二十一椎下相平處,當坐骨大孔中。

功能:健腰腿、利下焦。

主治:腰痛不能俯仰、尻重不能舉、陰痛、大小便不利、小便赤澀、遺尿、痔腫、腿叉風疼、遺精、帶下。腰腿痛、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盆腔疾患。

 

合陽穴(55)

合陽穴.jpg

合,會合。足太陽膀胱經在背和大腿部分為兩支,至委中部會合而下,穴當其處,故名。

穴位:小腿後面,膕橫紋正中(委中)下2寸,腓腸肌兩頭之間凹陷處,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

功能:利腰腿、調下焦、止漏泄。

主治:腰脊痛、腿膝疫重、肛門及陰股熱、陰痛、寒熱、疝、崩漏、腹痛、泄瀉、帶下、陽痿。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承筋穴(56)

承筋穴.jpg

承,承受;筋,指腓腸肌。穴當腓腸肌肌腹中,故名。

穴位:小腿後面,委中下5寸,腓腸肌肌腹中央,當委中與承山的連線上。

功能:利腰腿、調大腸、提肛。

主治:寒熱、瘛瘲、小腿酸重、跗痛、足攣痛、跟痛、便秘、脫肛、痔、腰背痛、轉筋、頭眩痛、少腹痛引喉嗌、臟毒腸風、鼻衄。腓腸肌痙攣、坐骨神經痛。

 

承山穴(57)

承山穴.jpg

承,承受;山,山嶺,形容腓腸肌。穴居腓腸肌隆起的肌腹之下方,故名。

穴位:小腿後面正中,委中下8寸,腓腸肌肌腹下,當委中與崑崙之間,用力伸直小腿或上提足跟時呈現尖角狀凹陷處。

功能:利腰腿、舒筋、理腸、提肛、止瀉。

主治:腰脊痛、下肢酸重、跟痛、足攣、咽喉痛、便秘、脫肛、轉筋、腳氣、泄瀉、痢疾、膝腫、寒熱、瘧疾、戰傈不能行立、便血、痔。腰腿痛、坐骨神經痛、腓腸肌痙攣、下肢癱瘓。

 

飛揚穴(58)

飛揚穴.jpg

絡穴。飛揚,陽氣飛揚,指足太陽絡脈向旁散佈。又作「飛陽」(《靈樞‧經脈》)。

穴位:小腿後面,外踝後(崑崙)直上7寸,當承山外下方1寸凹陷處。

功能:利腰腿、舒筋、清頭目。

主治:頭暈目眩、腰背痛、痔、肛門疼痛、癲狂、步履艱難、瘧疾、歷節風、小腿酸重、鼻衄、鼻塞、戰慄。高血壓、三叉神經痛、腎炎、膀胱炎。

 

跗陽穴(59)

跗陽穴.jpg

陽蹻脈郄穴。跗,泛指條狀物的末端。穴居跟腱外緣,故名。由於穴在「太陽前、少陽後」,依附於陽脈,故又名「附陽」(《素問‧氣穴論》王冰注)。

穴位:小腿後面,外踝後(崑崙)直上3寸凹陷處。

功能:利腰腿、清頭目。《靈樞‧衛氣》:「足太陽之本,在跟以上五寸中。」

主治:頭重、頭痛、眩暈、頸項痛、腰痛、髀樞痛、轉筋、癱瘓痿臑,外踝紅腫、寒濕腳氣、兩足生瘡、胻痛、瘛瘲、四肢不舉、熱病汗不出、體重、逆氣、瘧、鼽衄、痔。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

 

崑崙穴(60)

崑崙穴.jpg

經(火)穴。原指山丘,此處形容外踝高起,穴當其旁,故名。

穴位: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

功能:祛風熱,理胞宮,舒腰腿。

主治:頭痛、目眩、項脊強、肩背拘急、腰尻痛、足腨腫痛、轉筋、足心痛、草鞋風、步履不便、腳氣、寒熱、瘧疾、癲癇、鼽衄、牙痛、胸滿、咳喘、腹痛、泄瀉,便秘、便毒、浮腫、小兒陰腫、小兒驚癇、難產、胞衣不下、風疹、癰疽、目赤、足搐搦。急性腰扭傷、甲狀腺腫大、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踝關節痛、滯產、胎盤滯留、胎位不正。

 

僕參穴(61)

僕參穴.png

交會穴:足太陽、陽蹻脈所會。僕,僕從、御者;參,參予、參加。又,「參」與「驂」音義通。古代一車駕三馬,兩旁的稱「驂馬」,車旁陪乘的人稱「驂乘」。穴當足跟後外側,故名。此外,僕有「倒」的意思;參,星座名,為二十八宿之一,有七星。穴當足太陽膀胱經倒數第七穴,其分佈狀況猶如倒置的「參」星座。

穴位:足外側部,外踝後下方,崑崙直下2寸,跟部外側面赤白肉際處。

功能:安神、寧志、舒筋。

主治:腰痛、足跟痛、膝腫痛、踝痛、下肢痿弱、轉筋、頭痛、暈厥、癲癎。

 

申脈穴(62)

申脈穴.jpg

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陽蹻。《素問‧氣穴論》王冰註:「陽蹻所生」。申,伸展;脈,筋脈。穴治筋脈屈伸不利,故名。又,穴屬足太陽膀胱經,此經脈屬「申」位,故名。

穴位: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處。

功能:利腰腿、清頭目。

主治:腰痛、足脛寒、頭風、頭痛、心驚、耳鳴、鼻衄、胸滿、自汗、目赤、手足冷麻、吹乳、耳聾、癲狂、癎症、胞衣不出、眩暈、腳氣紅腫、中風不語、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腦脊髓膜炎、美尼爾征、精神經分裂症、踝關節痛。

 

金門穴(63)

金門穴.jpg

郄穴。交會穴:陽維所別屬。《漢門‧揚雄傳》:「歷金門,上玉堂」。穴以有骨橫于其上,故名。別名「關梁」,意相仿。

穴位:足外側部,外踝前緣直下,骰骨下緣凹陷處。當申脈與京骨連線的中點。

功能:舒筋、清神。

主治:頭痛、頭風、項痛、肩痛、踝痛、歷節風、轉筋、癇症、癲狂、嘔吐、眩暈、瘧疾。腓腸肌痙攣。

 

京骨穴(64)

京骨穴.jpg

京,高大。京骨,指突出的第五跖骨粗隆部,穴當其下方,故名。

穴位:足外側部,第5跖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際處,當小趾尖與足跟底後緣連線的中點。

功能:祛風熱、清頭目、利腰膝。

主治:頭頂痛、寒熱、目赤、目生白翳、目眥爛、眩暈、鼻塞、鼻衄、癲狂、項強、腰脊痛不可俯仰、腹滿、泄瀉、心痛、髀樞痛、足塞、膝痛、腳攣、驚悸、寒濕腳氣、兩足燥裂或濕痒生瘡。急性腰扭傷、落枕、心肌炎、胸膜炎。

 

束骨穴(65)

束骨穴.jpg

束骨穴缚捆为束,足小趾本節後,骨形缚捆如束,穴當其處, 本穴物質為膀胱經上部經脉下行的寒濕水氣和下部經脉上行的陽氣,二氣交合後聚集穴内既不能升亦不能降,如被束缚一般,故名束骨。

穴位:足外側,足小趾本節(第5跖趾關節)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功能:疏經活络,散風清熱,清利頭目。

主治:頭痛、目眩、項强、癫狂、腰腿痛、神經性頭痛、落枕、腓腸肌痙攣、癫癇等。

 

足通谷穴(66)

足通谷穴.png

滎(水)穴。通,通達。穴近本節隆起處,與前谷、然谷相類,故名。為與腹部足少陰腎經同名穴(腹通谷)相區分,《針灸大全》冠以「足」字。

穴位:足外側部,足小趾本節(第5跖趾關節)前方赤白肉際凹陷處。

功能:泄熱、清頭目。

主治:身痛、煩滿、寒熱、瘧疾、咳喘、癲狂、善驚、頭痛、頭眩、項痛、胸滿、飲食不消、嘔吐、舌下腫難言、舌縱、鼻衄。

 

至陰穴(67)

至陰穴.jpg

井(金)穴。《靈樞‧根結》:「太陽根于至陰,結于命門,命門者目也。」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六十七穴之末,足太陽經脈由此下接足少陰,陽盡陰起,故名。

穴位: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1分處。

功能:祛風熱、利頭項、順胎產。

主治:頭重、鼻衄、瘛瘲、汗不出、煩心、項痛、目翳、小便不利、胸脅痛、乾嘔吐、疝氣、死胎、胎衣不下,婦人橫產、痒疾、腳膝腫、足下熱、風寒從足小趾起脈痹上下帶胸脅、痛無常處、遺精。胎位不正、滯產、胎盤滯留。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足太陽膀胱經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deseYe 的頭像
    jAdeseYe

    jAdeseYe的氣功煉炁之道

    jAdeseY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